基于复杂网络的城市道路建设时序优化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2-14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 ·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城市路网拓扑结构评价指标 | 第18-29页 |
| ·复杂网络的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 ·复杂网络 | 第18-21页 |
| ·复杂加权网络 | 第21-22页 |
| ·城市道路网络抽象及其加权 | 第22-24页 |
| ·道路网络抽象 | 第22-23页 |
| ·城市道路抽象网络的加权 | 第23-24页 |
| ·网络拓扑评价指标 | 第24-27页 |
| ·复杂网络的拓扑特征指标 | 第24-26页 |
| ·复杂加权网络的拓扑特征指标 | 第26-27页 |
| ·道路网络的拓扑评价指标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基于复杂加权网络的建设项目集生成 | 第29-44页 |
| ·新建道路原因分析 | 第29页 |
| ·城市道路网络中的节点增长率 | 第29-35页 |
| ·影响路网节点增长率的因素 | 第30-34页 |
| ·道路网络节点的增长率模型 | 第34-35页 |
| ·基于加权网络节点重要度的节点选择 | 第35-36页 |
| ·拟建节点与路网的连接规则 | 第36-39页 |
| ·叶脉生长模型 | 第37-38页 |
| ·树状路网结构连接规则 | 第38-39页 |
| ·网状路网结构连接规则 | 第39页 |
| ·连接规则改进 | 第39页 |
| ·计划年建设项目集的生成 | 第39-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建设项目集道路的建设时序优化 | 第44-56页 |
| ·道路建设项目的排序原则 | 第44页 |
| ·道路建设时序的综合评价体系 | 第44-52页 |
|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45页 |
| ·基于复杂网络的重要度指标 | 第45-49页 |
| ·道路建设项目的经济综合效益指标 | 第49-52页 |
| ·建设项目排序决策理论 | 第52-53页 |
| ·综合评价方法 | 第52页 |
| ·拟建项目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52-53页 |
| ·道路建设综合排序 | 第53-55页 |
| ·指标的同向化与量化 | 第53页 |
| ·熵权法权重计算 | 第53-54页 |
| ·理想解法的排序模型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实例分析—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 | 第56-64页 |
| ·重庆市南岸区简介 | 第56-57页 |
| ·建设项目集的生成 | 第57-62页 |
| ·计算节点增长率 | 第57-59页 |
| ·节点选择及连接 | 第59-61页 |
| ·道路网络评价 | 第61-62页 |
| ·建设项目集的生成 | 第62页 |
| ·建设项目集中拟建道路综合排序 | 第62-63页 |
| ·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 第62页 |
| ·综合排序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4-66页 |
| ·结论 | 第64页 |
| ·创新之处 | 第64-65页 |
| ·展望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