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尖峰岭及佳西热带雨林抗根结线虫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工艺的初步优化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9-24页 |
第一章 根结线虫及其危害 | 第9-13页 |
1. 根结线虫简述 | 第9-11页 |
2. 根结线虫的危害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根结线虫的防治 | 第13-19页 |
1. 化学法防治根结线虫 | 第13页 |
2. 物理法防治根结线虫 | 第13-14页 |
3. 农艺措施防治根结线虫 | 第14-16页 |
·轮作 | 第14页 |
·种植抗病品种 | 第14-15页 |
·施用有机质肥料 | 第15-16页 |
4. 生物法防治根结线虫 | 第16-18页 |
·根结线虫生防真菌 | 第16-17页 |
·根结线虫生防细菌 | 第17-18页 |
5. 防治根结线虫的其它方法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抗根结线虫芽孢杆菌的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 抗根结线虫产芽孢细菌概况 | 第19-20页 |
2. 穿刺巴斯德芽菌对根结线虫的生防研究 | 第20-21页 |
3.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根结线虫的生防应用 | 第21页 |
4. 其它芽孢杆菌对根结线虫的生防作用 | 第21-22页 |
5. 生防菌株对根结线虫作用的类型 | 第22-23页 |
第四章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下篇 研究内容 | 第24-51页 |
第一章 抗根结线虫活性菌株的筛选 | 第24-3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主要药品和试剂 | 第24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4-25页 |
·培养基 | 第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供试芽孢菌菌株的活化 | 第25页 |
·供试发酵上清液的制备 | 第25页 |
·供试松材线虫的准备 | 第25页 |
·供试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准备 | 第25-26页 |
·抗线虫活性菌株的筛选 | 第26页 |
·活性菌株的遗传稳定性 | 第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初筛 | 第26-28页 |
·松材线虫的培养 | 第26-27页 |
·初筛中具有活性的菌株 | 第27-28页 |
·复筛 | 第28-29页 |
·活性菌株的遗传稳定性 | 第29页 |
3 讨论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抗根结线虫活性菌株的鉴定 | 第31-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主要药品和试剂 | 第31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31-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8页 |
·菌株培养特征的观察 | 第32页 |
·菌体形态特征的观察 | 第32-33页 |
·菌株生理生化特征的鉴定 | 第33-37页 |
·基于16rDNA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37-38页 |
2. 活性菌株的鉴定结果 | 第38-44页 |
·菌株DB13136的鉴定结果 | 第38-40页 |
·菌株DB13170的鉴定结果 | 第40-42页 |
·菌株DB13184的鉴定结果 | 第42-44页 |
3. 讨论 | 第44-46页 |
第三章 菌株DB13184的初步发酵优化 | 第46-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主要药品及试剂 | 第46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46页 |
·培养基 | 第46-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页 |
2 结果及分析 | 第47-50页 |
·碳源对菌株活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氮源对菌株活性的影响 | 第48页 |
·无机盐对菌株活性的影响 | 第48页 |
·碳源浓度对菌株活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氮源浓度对菌株活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3 讨论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附录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