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当代民族室内乐作品的创作观念与音乐特征探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 第6-11页 |
一、六部作品的研究缘由及意义 | 第6-7页 |
二、本论题国内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与章节安排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当代民族室内乐”现状概览 | 第11-25页 |
第一节 “当代民族室内乐”称谓探讨 | 第11-16页 |
第二节 “当代民族室内乐”创作与理论研究梳理 | 第16-25页 |
一、“当代民族室内乐”创作历史梳理 | 第16-17页 |
二、“当代民族室内乐”理论研究成果梳理 | 第17-22页 |
小结 | 第22-25页 |
第二章 文本分析与内涵延伸 | 第25-56页 |
第一节 作品之内——文本分析 | 第26-42页 |
一、结构思维的融合与消解 | 第26-31页 |
二、音响、音色的调配与异化 | 第31-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二节 作品之外——内涵延伸 | 第42-56页 |
一、多样化的作品立意 | 第42-43页 |
二、音乐描写的“当代性”表述 | 第43-47页 |
三、关联“传统”的融合倾向 | 第47-51页 |
四、人文意识的自觉共通 | 第51-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三章 “当代民族室内乐”中的“传统”与“当代” | 第56-68页 |
第一节 创作中的“学院作曲家”群体现象 | 第56-60页 |
一、学习背景的相似性 | 第56-57页 |
二、创作环境的生存现象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二节 “新传统”观念——“传统”与“当代” | 第60-68页 |
一、“新传统”观念释义 | 第60-61页 |
二、作曲家创作观念中的“传统”与“当代” | 第61-66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余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 | 第74-83页 |
后记 | 第83-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