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生物炭简介 | 第9页 |
·生物炭转化还田对土壤生态的影响 | 第9-12页 |
·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9-10页 |
·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10-11页 |
·生物炭的固碳减排功效 | 第11页 |
·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作用 | 第11-12页 |
·降低因施用农药、化肥等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 | 第12页 |
·对作物的影响 | 第12-13页 |
·影响生物炭土壤改良效果的因素 | 第13-14页 |
·矿物肥管理、土壤本底肥力对生物炭增产效应的影响 | 第13-14页 |
·生物炭对土壤-作物系统发挥积极作用的时间限制 | 第14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14-15页 |
2 引言 | 第15-17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7-21页 |
·试验地点简介、基础肥力 | 第17页 |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试验设计 | 第17-18页 |
·取样与检测 | 第18-19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18-19页 |
·土壤指标测定 | 第19页 |
·常规化学成分的测定 | 第19页 |
·中性致香物质的测定 | 第19页 |
·烟叶鲜样色素的测定 | 第19页 |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19-21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1-39页 |
·不同生物炭用量对烤烟根际土壤的影响 | 第21-25页 |
·不同生物炭用量对烤烟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21-22页 |
·不同生物炭用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 第22-23页 |
·不同生物炭用量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第23页 |
·生物炭与氮素互作对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影响 | 第23-25页 |
·不同生物炭用量对烤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25-26页 |
·不同氮素水平下生物炭用量对烤烟质体色素的影响 | 第26-29页 |
·氮肥与生物炭互作对烟叶叶绿素含量影响 | 第26-27页 |
·氮肥与生物炭互作对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 | 第27-28页 |
·氮肥与生物炭互作对烟叶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比值的影响 | 第28-29页 |
·氮肥与生物炭互作对烟叶叶绿素 a/b 比值的影响 | 第29页 |
·生物炭及其与氮肥互作对烤烟钾、氯、烟碱、总氮含量的影响 | 第29-34页 |
·对烟叶中氯离子含量的影响 | 第29-31页 |
·不同生物炭用量对烟叶氯离子含量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氮素水平下生物炭用量对烟叶氯离子含量影响 | 第30-31页 |
·对烟叶钾元素含量影响 | 第31-33页 |
·不同生物炭用量对烟叶钾元素含量影响 | 第31-32页 |
·不同氮素水平下生物炭用量对烟叶钾元素含量影响 | 第32-33页 |
·对烟叶烟碱含量的影响 | 第33页 |
·对烟叶总氮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不同生物炭用量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 第34-39页 |
·不同生物炭用量对烤烟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的影响 | 第35页 |
·不同生物炭用量对烤烟棕色化反应产物类致香物质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不同生物炭用量对烤烟西柏烷类降解产物类致香物质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不同生物炭用量对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致香物质的影响 | 第37-38页 |
·不同生物炭用量对烤叶绿素降解产物的影响 | 第38页 |
·不同生物炭用量对烤叶其他类致香物质的影响 | 第38-39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9-42页 |
·生物炭对土壤-作物系统发挥积极作用的时间限制 | 第39页 |
·基于增施生物炭的土壤有机质形态属性 | 第39-40页 |
·生物炭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第40页 |
·生物炭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 第40页 |
·生物炭对烤烟不同生长期烟叶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Abstract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