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江苏省造船生产能力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8-11页
CONTENTS第11-14页
插图清单第14-15页
Figure List第15-16页
附表清单第16-17页
Table List第17-18页
第1章 绪论第18-28页
   ·研究背景第18-19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研究目的第19页
     ·研究意义第19-20页
   ·相关文献研究现状第20-25页
     ·国内外针对船舶工业的研究现状第20-22页
     ·国内外针对生产能力的研究现状第22-2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24-25页
   ·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25-28页
     ·论文结构第25-26页
     ·研究方法第26-27页
     ·论文创新点第27-28页
第2章 理论基础和造船生产能力概念第28-34页
   ·理论基础第28-31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生产力的论述第28-29页
     ·投入产出理论第29-30页
     ·系统理论第30页
     ·产能过剩理论第30-31页
   ·生产能力第31页
     ·生产能力的定义第31页
     ·生产能力的内涵第31页
   ·造船生产能力第31-33页
     ·造船生产能力概念第31-32页
     ·造船生产能力的构成因素第32页
     ·造船生产能力的内涵第32页
     ·造船生产能力的特点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江苏省造船业及产能现状第34-44页
   ·造船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第34-35页
     ·装备工业第34页
     ·总装工业第34-35页
     ·国防工业第35页
   ·江苏省造船业现状第35-40页
     ·江苏省造船产能的区域分布第36-39页
     ·江苏省船舶产品结构第39-40页
   ·江苏省造船生产能力现状第40-43页
     ·江苏省造船生产能力构成要素第41-42页
     ·江苏省造船生产能力现状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基于产出角度的江苏省造船生产能力评估第44-55页
   ·造船生产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4-46页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第44-45页
     ·指标体系的建立第45-46页
   ·江苏省造船产能的因子分析第46-54页
     ·基于因子分析综合评价函数模型第46-48页
     ·分析采用的数据第48-49页
     ·因子分析第49-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基于投入产出角度的江苏省造船产能分析第55-64页
   ·产能的度量方法第55-57页
     ·产能利用水平定量分析方法第55-56页
     ·数据包络分析(DEA)第56-57页
   ·基于投入产出角度的江苏省造船产能研究第57-63页
     ·选取决策单元第58-59页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第59-60页
     ·数据收集整理与模型计算第60-62页
     ·结果分析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优化江苏造船生产能力的建议与对策第64-68页
   ·江苏造船生产能力现状及问题第64-65页
     ·江苏省造船实际产出现状第64页
     ·江苏省造船生产能力分析结果第64-65页
     ·江苏省造船生产能力现状存在的问题第65页
   ·江苏省造船生产能力过剩的原因第65-66页
     ·政府部门的因素第65页
     ·造船企业的因素第65-66页
     ·船舶市场的因素第66页
   ·优化江苏省造船生产能力的建议与对策第66-67页
     ·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宏观调控第66页
     ·造船企业自身优化升级第66-67页
     ·市场中造船企业增强竞争力第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论文研究成果第68页
 研究不足与前景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详细摘要第76-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共生理论的船舶产业集群协同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下一篇:船舶企业信息系统投资评估中的成本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