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32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抗生素废水简介 | 第9-11页 |
·抗生素废水来源 | 第9-10页 |
·抗生素废水水质特征 | 第10-11页 |
·抗生素废水处理方法研究与现状 | 第11-15页 |
·抗生素废水物化处理工艺 | 第11-12页 |
·抗生素废水生物处理工艺 | 第12-14页 |
·其他处理方法 | 第14-15页 |
·庆大霉素废水的研究与现状 | 第15-17页 |
·庆大霉素简介 | 第15-16页 |
·庆大霉素废水水质特征 | 第16页 |
·庆大霉素废水的研究与现状 | 第16-17页 |
·抗生素菌渣的研究与现状 | 第17-19页 |
·抗生素菌渣的来源及特征 | 第17页 |
·抗生素菌渣处理的研究与现状 | 第17-19页 |
·絮凝—介质挡放电等离子体—光催化组合技术 | 第19-29页 |
·絮凝剂的种类 | 第19-21页 |
·壳聚糖 | 第21-23页 |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 | 第23-27页 |
·光催化技术 | 第27-29页 |
·光催化简介 | 第27页 |
·TiO_2光催化机理 | 第27-29页 |
·TiO_2光催化技术的研究与现状 | 第29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9-32页 |
·研究意义 | 第29-30页 |
·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第二章 壳聚糖絮凝庆大霉素废水试验 | 第32-41页 |
·引言 | 第32页 |
·材料 | 第32-33页 |
·试验水样 | 第32页 |
·实验试剂和药品 | 第32-33页 |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3-35页 |
·悬浮物(SS)的测定 | 第33-34页 |
·滤膜准备 | 第33页 |
·SS测定过程 | 第33页 |
·计算 SS | 第33-34页 |
·化学需氧量(CODC_(Cr))测定 | 第34-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39页 |
·不同试验参数对壳聚糖絮凝庆大霉素废水的影响 | 第35-38页 |
·壳聚糖絮凝庆大霉素废水多因素最佳条件参数的确定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介质阻挡放电—光催化技术处理庆大霉素废水试验 | 第41-55页 |
·引言 | 第41页 |
·材料 | 第41-42页 |
·试验水样 | 第41-42页 |
·实验试剂和药品 | 第42页 |
·实验仪器 | 第42页 |
·实验装置 | 第42-44页 |
·介质挡放电反应器的设计制作 | 第42-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介质挡放电—光催化处理次级废水流程图 | 第44页 |
·SS的测定 | 第44-45页 |
·CODC_(Cr),测定 | 第45页 |
·光催化剂固定化 | 第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3页 |
·不同参数对介质挡放电—光催化处理次级废水的影响 | 第45-51页 |
·介质挡放电—光催化体处理次级废水多因素最佳条件参数的确定 | 第51-52页 |
·废水的初始浓度对介质挡放电—光催化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庆大霉素菌渣重新利用 | 第55-61页 |
·引言 | 第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5-57页 |
·实验材料 | 第55-56页 |
·实验室药品及试剂 | 第56页 |
·实验仪器 | 第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6-5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7-59页 |
·不同庆大霉素菌渣配比的日粮对小白鼠体重的影响 | 第57-58页 |
·庆大霉素菌渣添加剂对小白鼠生长的影响 | 第58-59页 |
·小白鼠体内庆大霉素残余的检测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个人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