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比较与创新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开发区管理体制研究概况 | 第11-16页 |
| ·我国开发区的发展地位、方向和作用 | 第11-12页 |
| ·开发区的行政管理体制 | 第12-14页 |
|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开发区体制创新的启示 | 第14-16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国内外开发区发展演变的历史考察 | 第18-26页 |
| ·国内开发区的发展概况 | 第18-21页 |
| ·国内开发区概念与类型 | 第18-19页 |
| ·国内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 第19-21页 |
| ·国内开发区管理体制类型 | 第21页 |
| ·国外开发区的发展概况 | 第21-26页 |
| ·国外开发区范围与类型 | 第21-22页 |
| ·国外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 第22-23页 |
| ·国外开发区体制类型 | 第23-26页 |
| 第三章 我国开发区现有管理体制模式分析 | 第26-33页 |
| ·单一管委会管理体制 | 第26-29页 |
| ·单一管委会管理体制介绍 | 第26页 |
| ·单一管委会管理体制优缺点 | 第26-27页 |
| ·单一管委会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 第27-29页 |
| ·开发区与行政区合一型管理体制 | 第29-30页 |
| ·开发区与行政区合一型管理体制介绍 | 第29页 |
| ·开发区与行政区合一体制优缺点 | 第29-30页 |
| ·开发区与行政区合一型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 第30页 |
| ·公司制管理体制 | 第30-33页 |
| ·公司制管理体制介绍 | 第30-31页 |
| ·公司制管理体制优缺点 | 第31-32页 |
| ·公司制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 | 第33-43页 |
| ·政企离合型管委会体制介绍 | 第34-36页 |
| ·政企离合型管委会体制概念 | 第34页 |
| ·政企离合型管委会体制特点 | 第34-36页 |
| ·政企离合型管委会体制优点 | 第36页 |
| ·政企离合型管理体制创新点 | 第36-43页 |
| ·法律地位创新 | 第36-37页 |
| ·管理理念创新 | 第37-38页 |
| ·行政执法创新 | 第38-39页 |
| ·资源管理创新 | 第39-40页 |
| ·现代企业制度创新 | 第40-41页 |
| ·财税管理创新 | 第41-43页 |
| 第五章 福州市金山工业区管理体制创新案例 | 第43-52页 |
| ·福州市金山工业区情况概况 | 第43-44页 |
| ·地理位置及投资环境概况 | 第43页 |
| ·产业布局概况 | 第43页 |
| ·投资方式概况 | 第43-44页 |
| ·福州市金山工业区管理体制现状 | 第44页 |
| ·福州市金山工业区体制实践经验总结 | 第44-47页 |
| ·缺失统一法律规章导致定位不清 | 第45页 |
| ·行政体制不顺导致管理难度加大 | 第45-46页 |
| ·体制内人力资源管理不足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 | 第46-47页 |
| ·专业人才紧缺导致效率降低 | 第47页 |
| ·新区开发资金不足 | 第47页 |
| ·福州市金山工业区管理体制创新方案 | 第47-52页 |
| ·明确法律地位 | 第48页 |
| ·提高行政级别 | 第48页 |
|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48-49页 |
| ·项目投资建设方案创新 | 第49-50页 |
|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 第50-51页 |
| ·财税返还改革 | 第51-52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展望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作者简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