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7页 |
|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8-19页 |
| ·植物精油概述 | 第8-14页 |
| ·植物精油的理化性质 | 第8页 |
| ·植物精油在抗菌方面的应用 | 第8-10页 |
| ·植物精油的抗菌机理研究 | 第10-11页 |
| ·精油提取方法 | 第11-13页 |
| ·蒸馏法 | 第11页 |
| ·溶剂浸提法 | 第11页 |
| ·压榨法 | 第11页 |
| ·超声波提取法 | 第11页 |
| ·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第11-13页 |
| ·植物精油的安全性 | 第13-14页 |
| ·旋覆花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 ·旋覆花生物学特性与资源分布 | 第14页 |
| ·旋覆花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第14-17页 |
| ·水蒸气蒸馏法所得成分分析 | 第14页 |
| ·溶剂萃取法所得成分分析 | 第14-17页 |
| ·旋覆花的研究应用 | 第17-19页 |
| ·抗菌消炎 | 第17页 |
| ·杀虫活性 | 第17-18页 |
| ·生长调节作用 | 第18-19页 |
| 2 引言 | 第19-20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 ·供试材料 | 第20-21页 |
| ·供试植物样品 | 第20页 |
| ·供试菌种 | 第20页 |
| ·培养基 | 第20页 |
| ·对照药剂及寄主 | 第20页 |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0-21页 |
| ·试验方法 | 第21-24页 |
| ·植物材料的预处理 | 第21页 |
| ·旋覆花精油CO_2超临界提取工艺中试试验 | 第21页 |
|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 ·离体活性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 ·盆栽试验方法 | 第22页 |
| ·旋覆花精油中小麦全蚀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杀菌活性物质提取工艺优化 | 第22-23页 |
| ·旋覆花精油成分分析与鉴定方法 | 第23页 |
| ·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4-40页 |
| ·旋覆花花序精油CO_2超临界提取工艺优化 | 第24-29页 |
|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4-27页 |
| ·时间对旋覆花花序精油萃取率的影响 | 第24页 |
| ·压力对旋覆花花序精油萃取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 ·温度对对旋覆花花序精油萃取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 ·CO_2流速对旋覆花花序精油萃取率的影响 | 第26页 |
| ·旋覆花花序粒径大小对精油萃取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29页 |
| ·生物活性测定结果 | 第29-34页 |
| ·旋覆花精油对26 种植物病原真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 | 第29-30页 |
| ·旋覆花精油中小麦全蚀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杀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优化 | 第30-34页 |
| ·旋覆花精油杀菌活性成分的结构分析与鉴定结果 | 第34-38页 |
| ·旋覆花精油对小麦全蚀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毒力测定结果 | 第38页 |
| ·旋覆花精油对辣椒疫霉病的盆栽防效 | 第38-40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0-42页 |
| ·采用CO_2超临界萃取技术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旋覆花花序中精油的提取工艺 | 第40页 |
| ·旋覆花花序中精油对小麦全蚀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 第40-41页 |
| ·旋覆花花序精油中主要杀菌活性物质为甾醇类和极性较低的烃类及烃类衍生物 | 第41-42页 |
| ABSTRACT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