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矿用挖掘机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2-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大型矿用挖掘机概述 | 第15-21页 |
·大型矿用挖掘机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大型矿用挖掘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6-21页 |
·大型矿用挖掘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33页 |
·挖掘机工作装置 | 第21-24页 |
·挖掘机行走装置 | 第24-26页 |
·矿用挖掘机的铲斗 | 第26-30页 |
·数字化设计技术 | 第30-33页 |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33-34页 |
第2章 大型矿用挖掘机的综合设计方法 | 第34-47页 |
·矿用挖掘机设计的总体规划 | 第34-40页 |
·设计思想与设计环境 | 第34-35页 |
·设计过程 | 第35-36页 |
·设计目标 | 第36-37页 |
·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 | 第37-39页 |
·产品设计质量检验与评估 | 第39-40页 |
·矿用挖掘机设计的具体实施 | 第40-45页 |
·用户需求分析 | 第40-42页 |
·功能及功能优化设计 | 第42-43页 |
·结构及零部件性能优化设计 | 第43-45页 |
·矿用挖掘机设计的质量检验 | 第45-46页 |
·通过样机试验进行设计质量的检验 | 第45页 |
·用户直接使用方式的设计质量检验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3章 工作装置的刚柔耦合仿真 | 第47-73页 |
·大型矿用挖掘机工作装置 | 第47-48页 |
·工作装置的运动学分析 | 第48-52页 |
·斗齿尖的理想挖掘轨迹 | 第48-49页 |
·工作装置运动矢量关系 | 第49-50页 |
·工作装置挖掘速度分解 | 第50-51页 |
·斗齿尖的轨迹方程 | 第51-52页 |
·挖掘阻力的理论分析 | 第52-55页 |
·工作装置的虚拟样机仿真 | 第55-61页 |
·多体动力学及虚拟样机技术 | 第56-57页 |
·工作装置的虚拟样机仿真总体规划 | 第57-58页 |
·工作装置的虚拟样机模型创建 | 第58-59页 |
·虚拟样机运动学仿真结果分析 | 第59-61页 |
·基于刚柔耦合的挖掘机工作装置动态仿真 | 第61-72页 |
·刚柔耦合分析流程规划 | 第61页 |
·关键部件的有限元模型创建 | 第61-63页 |
·工作装置的刚柔耦合建模 | 第63-66页 |
·起重臂为柔体的动态应力仿真分析 | 第66-69页 |
·斗杆为柔体的动态应力仿真分析 | 第69-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4章 行走装置的刚柔耦合仿真 | 第73-90页 |
·大型矿用挖掘机的行走装置 | 第73-74页 |
·行走装置的接地压力 | 第74页 |
·刚柔耦合数字样机创建 | 第74-77页 |
·履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75-76页 |
·履带架模态分析 | 第76-77页 |
·刚柔耦合系统仿真模型创建 | 第77页 |
·虚拟样机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77-89页 |
·行走装置的虚拟样机模型 | 第77-80页 |
·履带板与地面相互作用的变化规律 | 第80-82页 |
·履带板与驱动轮啮合的仿真结果 | 第82-84页 |
·支重轮及导向轮的承载能力仿真结果 | 第84-86页 |
·履带架的刚柔耦合仿真结果 | 第86-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5章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挖掘机铲斗设计 | 第90-112页 |
·基于离散元法的挖掘过程仿真模型创建 | 第90-99页 |
·离散元法理论基础 | 第90-94页 |
·离散元法的仿真软件 | 第94页 |
·铲斗挖掘离散元模型的创建 | 第94-99页 |
·铲斗挖掘过程仿真的结果分析 | 第99-104页 |
·不同物料粒度对挖掘过程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不同物理特性对挖掘过程的影响 | 第101-104页 |
·基于离散元法的铲斗试验优化 | 第104-111页 |
·试验优化方法的确定 | 第104-105页 |
·试验优化的实施 | 第105-106页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106-108页 |
·优化模型力学分析 | 第108-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第6章 矿用挖掘机的数字化设计平台开发 | 第112-127页 |
·设计平台的定位 | 第112-113页 |
·设计平台的功能组成和平台框架结构设计 | 第113-115页 |
·功能阐述 | 第113-114页 |
·平台框架结构设计 | 第114-115页 |
·NX/WAVE 技术在平台开发中的应用 | 第115-116页 |
·设计平台的技术实现策略 | 第116-124页 |
·平台开发环境选择 | 第116-117页 |
·数据库系统构建 | 第117-119页 |
·三维参数化模板的构建 | 第119-120页 |
·参数化有限元分析模板构建 | 第120-122页 |
·标准件库模块的开发 | 第122-123页 |
·计算书自动生成功能的实现 | 第123-124页 |
·使用验证及人机界面 | 第124-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7-130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成果 | 第127-128页 |
·展望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40-142页 |
致谢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