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供销管理论文

基于平衡视角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与关系维护研究

内容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2页
   ·研究背景第13-16页
     ·现实背景第13-14页
     ·理论背景第14-15页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第15-16页
   ·研究主题、指导思想、框架与创新点第16-24页
     ·研究主题第16-17页
     ·指导思想第17-19页
     ·研究框架第19-20页
     ·研究创新点第20页
     ·研究方法与假设条件第20-21页
     ·数据采集与分析第21-24页
   ·相关概念与理论第24-31页
     ·中国古代太极理论第24-25页
     ·虚拟企业第25-29页
       ·虚拟企业的定义第25-26页
       ·虚拟企业(VE)的特征第26页
       ·虚拟企业(VE)的组织形式第26-29页
     ·热力学熵、信息学熵、生态学熵和管理学熵第29-31页
       ·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与热力学熵第29-30页
       ·信息学熵第30页
       ·生态学熵第30页
       ·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s)第30-31页
     ·社会学择偶理论第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评价第32-56页
     ·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视角与方法第32-43页
     ·几种主要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视角第32-35页
       ·交易成本视角第32-33页
       ·博弈视角第33-34页
       ·资源依赖视角第34页
       ·价值链视角第34-35页
       ·网络竞争视角第35页
     ·几种主要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方法第35-43页
       ·层次分析法(AHP)第35-37页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37-38页
       ·数据包络分析法第38-40页
       ·遗传算法第40-42页
       ·BP神经网络算法第42-43页
     ·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指标体系第43-45页
     ·虚拟企业能量与合作伙伴关系衡量第45-51页
     ·企业综合实力、价值与能力评估第45-49页
       ·企业综合实力第45-46页
       ·企业价值评估第46-47页
       ·企业核心能力第47-48页
       ·企业创新能力第48页
       ·企业资源管理能力第48-49页
     ·合作伙伴业务耦合与关系评估第49-51页
       ·合作伙伴业务耦合第49-50页
       ·合作伙伴关系评估第50-51页
     ·相关理论综述第51-54页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三章 虚拟企业能量与熵分析第56-85页
     ·虚拟企业能量分析第56-68页
       ·企业的能量与能力第56-57页
       ·虚拟企业能量指标体系第57-63页
         ·虚拟企业业务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虚拟企业能量)第57-59页
         ·虚拟企业能量指标体系构建第59-63页
       ·虚拟企业能量、能量势、能量压、能量流与能量阻第63-68页
         ·虚拟企业能量与能量驱动势第63-66页
         ·虚拟企业能量压、能量流与能量阻第66-68页
     ·虚拟企业熵分析第68-82页
       ·虚拟企业熵与虚拟企业能量第69-73页
         ·虚拟企业熵定义第70-72页
         ·虚拟企业熵分类第72-73页
       ·虚拟企业能量与熵模型第73-82页
         ·虚拟企业运营中的能量流第73-76页
         ·虚拟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第76-82页
     ·虚拟企业发展曲线的尖点分析第82-84页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四章 虚拟企业业务耦合与关系测量第85-111页
     ·虚拟企业的业务耦合第85-90页
       ·虚拟企业耦合度定义第85页
       ·虚拟企业耦合类型与特征第85-88页
       ·虚拟企业间的耦合度计算方法第88-90页
         ·线性耦合(Linear Coupling)第88-89页
         ·平方耦合(Quadratic Coupling)第89页
         ·立方耦合(Cubic Coupling)第89-90页
     ·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间的关系分析第90-109页
       ·企业项目合作伙伴关系发展案例与问卷调查第90-103页
         ·实际案例分析第90-100页
         ·案例分析结果抽样数据验证第100-103页
       ·虚拟企业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周期第103-105页
         ·磨合期第103页
         ·成长期第103-104页
         ·稳定期第104页
         ·矛盾期第104页
         ·破裂期第104-105页
       ·影响虚拟企业合作伙伴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第105-108页
       ·虚拟企业合作伙伴关系发展系数第108-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1页
第五章 LD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法第111-160页
     ·LD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与关系维护模型第111-146页
       ·模型设计准则第112页
       ·虚拟企业合作业务规划TP第112-118页
         ·产品研发与设计合作第113页
         ·产品生产合作第113-114页
         ·市场拓展合作第114页
         ·供应链合作第114-115页
         ·宣传、推广合作第115-116页
         ·其他方面的合作第116页
         ·任务分解与工作流程制定第116-118页
       ·合作伙伴收益预置PBP第118-124页
         ·收益预置的基本原则第118-119页
         ·合作伙伴利益识别第119-120页
         ·收益预置模式第120-122页
         ·基于企业间接收益与风险的Shapley值算法修正第122-124页
       ·合作伙伴能量评估PEE第124-127页
         ·合作伙伴总体能量评估第124-125页
         ·合作伙伴双方所需能量条件匹配第125-127页
         ·合作伙伴相关业务区域之间能量势与能量阻分析第127页
       ·尝试性合作CURP第127-129页
         ·试样任务测试第128页
         ·合作业务内容与难度调整第128-129页
       ·操作性合作OP第129-146页
         ·虚拟企业边界分析第129-135页
         ·虚拟企业业务合作风险控制第135-140页
         ·虚拟企业合作伙伴关系与利益分配调整第140-145页
         ·虚拟企业合作伙伴调整第145-146页
     ·LD模型在S3C集团公司虚拟展会的应用第146-159页
     ·虚拟展会基本概念第146-151页
     ·S3C集团公司虚拟展会与LD模型应用第151-159页
       ·S3C集团公司基本情况第151-152页
       ·S3C集团公司虚拟展会合作伙伴的挑选第152-155页
       ·S3C集团公司虚拟展会合作伙伴的关系维护第155-159页
     ·本章小结第159-16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60-163页
附录一 问卷邀请信第163-170页
附录二 能量指标权重系数与计算表第170-173页
附录三 能量评估指标体系表第173-176页
附录四 企业生产、销售与服务能力调查第176-177页
附录五 企业适应与创新能力调查第177-178页
附录六 企业社会影响力调查第178-179页
附录七 企业伙伴关系发展原则调查第179-180页
附录八 企业外包业务调查第180-182页
附录九 合作伙伴关系评估参考表第182-183页
附录十 S3C虚拟展会系统代码节选第183-186页
致谢第186-187页
参考文献第187-191页

论文共1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城市水务产业化模式的研究
下一篇: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