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体制论文

领袖型企业治理机制研究--基于模块簇群视角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22页
   ·问题的提出第15-18页
     ·选题背景第15-16页
     ·选题意义第16-18页
   ·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第18页
     ·研究内容第18页
     ·基本框架第18页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8-22页
     ·本文研究方法第18-20页
     ·创新之处第20-22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22-34页
   ·模块簇群理论相关研究第22-26页
     ·理论渊源第22-23页
     ·生成机制第23-24页
     ·竞争优势第24-25页
     ·治理机制第25-26页
   ·领袖型企业理论相关研究第26-30页
     ·生成机制第27页
     ·演化互动第27-29页
     ·治理机制第29-30页
   ·企业治理理论相关研究第30-31页
   ·文献述评第31-34页
     ·现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第31-33页
     ·本研究的视角选择第33-34页
第3章 模块簇群中领袖型企业的形成与识别第34-51页
   ·模块簇群的形成过程及本质特征第34-40页
     ·技术模块化催生组织模块化第34-36页
     ·组织模块化形成模块簇群第36-39页
     ·模块簇群的本质特征第39-40页
   ·模块簇群与其他中间型组织形式的比较第40-44页
     ·产业集群第40-41页
     ·战略联盟第41-42页
     ·虚拟企业第42页
     ·模块簇群第42-44页
   ·领袖型企业的概念、特点及与模块簇群的关系第44-50页
     ·模块簇群中领袖型企业的概念界定第44-45页
     ·模块簇群中领袖型企业的主要特点第45-47页
     ·领袖型企业与模块簇群的关系第47-50页
   ·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传统企业、模块簇群及领袖型企业治理要素的演进分析第51-59页
   ·治理主体的演进分析第51-53页
     ·从单边治理到多边治理第51-52页
     ·从联合治理到治理虚位第52-53页
     ·领袖型企业权威治理主体的确立第53页
   ·治理客体的演进分析第53-54页
   ·治理内容与手段的演进分析第54-57页
     ·从内部治理到网络治理第54-55页
     ·从单一治理到多元治理第55-56页
     ·从泛化治理到针对治理第56-57页
   ·小结第57-59页
第5章 模块簇群中领袖型企业治理机制的运作与衡量第59-93页
   ·领袖型企业治理的基本逻辑第59-60页
     ·正式治理机制第59-60页
     ·非正式治理机制第60页
   ·领袖型企业正式治理机制的运作分析第60-75页
     ·系统规则的自动调节第61-71页
     ·契约的动态调整第71-75页
   ·领袖型企业非正式治理机制的运作分析第75-86页
     ·社会资本对于非正式治理的解释第75-76页
     ·领袖型企业社会资本的存在及性质第76-79页
     ·领袖型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第79-81页
     ·领袖型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第81-83页
     ·领袖型企业非正式治理手段第83-86页
   ·领袖型企业的合作绩效第86-91页
     ·合作绩效的概念第86页
     ·领袖型企业合作绩效的评价第86-88页
     ·领袖型企业治理机制与合作绩效的关系第88-91页
   ·小结第91-93页
第6章 实证分析第93-115页
   ·模型构建第93-95页
     ·理论模型第93-94页
     ·研究假设第94-95页
   ·研究设计第95-100页
     ·问卷设计第95-96页
     ·量表选取第96-98页
     ·数据收集第98-99页
     ·样本描述第99-100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100-102页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00-101页
     ·信度检验第101页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101页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101-102页
     ·结构方程模型第102页
   ·统计分析第102-115页
     ·数据描述第102-104页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104-107页
     ·信度检验第107-109页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109-112页
     ·模型检验第112-113页
     ·数据分析结果第113-115页
第7章 结论第115-120页
   ·主要结论第115-116页
   ·对策建议第116-118页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第118-120页
附录第120-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43页
致谢第143-14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144-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实用主义哲学的起源与发展--兼论马克思哲学的现实性超越
下一篇:微小隐孢子虫抗LCCL结构域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蛋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