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理论与分析论文--电力系统稳定论文

动态电压恢复器检测与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插图索引第11-13页
图表索引第13-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34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21页
     ·现代电能质量问题第14-15页
     ·电压跌落问题第15-18页
     ·电压跌落治理第18-21页
   ·本课题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21-31页
     ·单相锁相环研究现状第22-25页
     ·三相锁相环研究现状第25-27页
     ·动态电压恢复器控制方法研究现状第27-29页
     ·电压跌落特征量检测研究现状第29-30页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30-31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点第31-32页
   ·论文的体系结构第32-34页
第2章 基于梯度下降法的单相幅相锁相环优化设计第34-47页
   ·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最速下降方向第35页
   ·单相幅相锁相环(1MPLL)的梯度下降算法第35-38页
   ·1MPLL的参数设计第38-41页
     ·1MPLL线性化模型特征方程第38-39页
     ·1MPLL参数的根轨迹设计第39-41页
   ·仿真分析第41-44页
     ·无谐波污染时的性能第41-42页
     ·有谐波污染时的性能第42-44页
   ·实验验证第44-46页
   ·小结第46-47页
第3章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的三相幅相锁相环设计第47-63页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第48-50页
   ·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的设计第50-54页
     ·不平衡条件下三相电网电压系统的动态模型第51-52页
     ·三相三线制电网电压系统状态观测器的设计第52-53页
     ·自适应率的设计第53-54页
   ·系统关键参数设计第54-56页
   ·仿真结果第56-60页
     ·平衡条件下系统的启动性能第57-58页
     ·从平衡条件到不平衡条件跳变的过渡性能第58-59页
     ·频率跳变的过渡性能第59-60页
   ·实验结果第60-62页
   ·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动态电压恢复器的控制方法研究第63-104页
   ·逆变电路设计第64页
   ·能量提取电路的设计第64-69页
     ·整流型DVR拓扑电路第65-67页
     ·储能型DVR拓扑电路第67-69页
   ·逆变侧滤波器的分析设计第69-76页
     ·滤波器电感L的设计第71-72页
     ·滤波器电容C的设计第72-76页
   ·优化补偿算法的研究第76-82页
     ·基本补偿算法第77-79页
     ·基本补偿算法比较第79-80页
     ·优化补偿算法第80-82页
   ·动态电压恢复器控制技术的研究第82-103页
     ·DVR的基本操作和模型第83-84页
     ·DVR的开环控制及其改进方式第84-85页
     ·内环电流控制器的设计第85-87页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电压环控制器设计第87-95页
     ·基于鲁棒H∞控制的电压环控制器设计第95-103页
   ·小结第103-104页
第5章 基于对称分量估计的电压跌落特征量实时检测方法第104-112页
   ·三相电网电压的对称分量模型第104-105页
   ·最小均方学习规则神经网络对三相电压对称分量的估计第105-107页
     ·最小均方学习规则神经网络第105-106页
     ·基于改进最小均方学习规则神经网络的对称分量实时估计第106-107页
   ·电压跌落有效值和相位跳变确定第107页
   ·仿真分析第107-111页
     ·对称分量提取能力的分析第108-109页
     ·电压跌落特征量实时检测分析第109-111页
   ·小结第111-11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12-115页
   ·本文完成的工作第112-113页
   ·后续工作的展望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26-127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技项目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湿陷的大厚度黄土地区桩基负摩阻力特性研究
下一篇:ZnO-TiO2核壳结构的性能研究及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