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11页 |
2 大规模侵权的基本理论 | 第11-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银广厦”证券造假事件 | 第11页 |
·三鹿奶粉事件 | 第11-12页 |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BP石油泄漏事件) | 第12页 |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危机 | 第12-13页 |
·大规模侵权的概念及特征 | 第13-15页 |
·大规模侵权的概念 | 第13页 |
·大规模侵权的特征 | 第13-15页 |
·大规模侵权产生的社会背景 | 第15-17页 |
·社会化大生产和大规模消费的产生 | 第15页 |
·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 | 第15-16页 |
·部分企业对高额利润的追求 | 第16-17页 |
3 域外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制度考察 | 第17-24页 |
·美国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制度 | 第17-20页 |
·集团诉讼制度 | 第17-18页 |
·市场份额责任理论 | 第18页 |
·责任保险制度 | 第18-19页 |
·损害救济基金制度 | 第19-20页 |
·惩罚性赔偿制度 | 第20页 |
·德国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制度 | 第20-21页 |
·团体诉讼制度 | 第20-21页 |
·责任保险制度 | 第21页 |
·日本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制度 | 第21-24页 |
·选定当事人制度 | 第21-22页 |
·基金模式 | 第22页 |
·恒久救济制度 | 第22-23页 |
·社会保障制度 | 第23-24页 |
4 我国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4-32页 |
·我国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现状 | 第24-25页 |
·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的法律规定 | 第24-25页 |
·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的实践情况 | 第25页 |
·我国现行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存在的问题 | 第25-32页 |
·民事诉讼程序的局限性 | 第25-27页 |
·责任保险制度的缺陷 | 第27-29页 |
·设立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基金制度的困境 | 第29-30页 |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不足 | 第30-32页 |
5 我国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制度的理性建构 | 第32-45页 |
·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的制度选择 | 第32-34页 |
·多元化救济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第32-33页 |
·构建多元化救济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33-34页 |
·大规模侵权损害的政府救济 | 第34-35页 |
·政府救济的合理性 | 第34-35页 |
·明确政府救济的重要地位 | 第35页 |
·大规模侵权损害的民事诉讼救济 | 第35-38页 |
·健全代表人诉讼制度 | 第36-37页 |
·明确公益诉讼制度 | 第37-38页 |
·大规模侵权损害的实体法救济 | 第38-40页 |
·借鉴市场份额责任理论 | 第38-39页 |
·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 | 第39-40页 |
·大规模侵权损害的社会化救济 | 第40-45页 |
·强化责任保险制度 | 第40-42页 |
·构建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基金制度 | 第42-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附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