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9页 |
| ABSTRACT | 第9-14页 |
| 目录 | 第14-16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6-17页 |
| 第一节 砂壳纤毛虫的壳 | 第17-24页 |
| ·壳的大小形态 | 第17-20页 |
| ·壳的组成与结构 | 第20-22页 |
| ·壳的粘附颗粒 | 第22-24页 |
| 第二节 砂壳纤毛虫壳的生理生态 | 第24-29页 |
| ·壳的生成 | 第24-26页 |
| ·壳的沉降与化石 | 第26-27页 |
| ·壳的生态意义 | 第27-29页 |
| 第三节 砂壳纤毛虫分类 | 第29-33页 |
| ·砂壳纤毛虫传统分类 | 第30-31页 |
| ·传统分类的不足 | 第31-32页 |
| ·传统分类法的修正与补充 | 第32-33页 |
| 第四节 砂壳纤毛虫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33-39页 |
| ·砂壳纤毛虫研究历史 | 第33-34页 |
| ·砂壳纤毛虫生物地理学 | 第34-36页 |
| ·我国海区砂壳纤毛虫生态调查 | 第36-37页 |
| ·砂壳纤毛虫群落长时间序列研究 | 第37-39页 |
| 第五节 本论文的研究海区与研究方法 | 第39-43页 |
| ·采样方法 | 第39-40页 |
| ·固定方法 | 第40页 |
| ·样品分析 | 第40-41页 |
| ·数据处理 | 第41-43页 |
| 第二章 砂壳纤毛虫种名录及图谱 | 第43-5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 2 结果 | 第45-54页 |
| 3 讨论 | 第54-56页 |
| 第三章 砂壳纤毛虫一新种 | 第56-6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6-57页 |
| 2 结果 | 第57-64页 |
| 3 讨论 | 第64-66页 |
| 第四章 北极王湾砂壳纤毛虫群落研究 | 第66-8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7-69页 |
| 2 结果 | 第69-79页 |
| 3 讨论 | 第79-83页 |
| 第五章 环太平洋 3 个海区砂壳纤毛虫分布的初步调查 | 第83-9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3-84页 |
| 2 结果 | 第84-90页 |
| 3 讨论 | 第90-92页 |
| 第六章 南海砂壳纤毛虫生态分布 | 第92-105页 |
| 第一节 南海北部砂壳纤毛虫生态分布 | 第92-9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92-93页 |
| ·结果 | 第93-97页 |
| ·讨论 | 第97-98页 |
| 第二节 南海西部砂壳纤毛虫生态分布 | 第98-10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98-99页 |
| ·结果 | 第99-103页 |
| ·讨论 | 第103-105页 |
| 第七章 胶州湾砂壳纤毛虫群落长期变化 | 第105-121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5-106页 |
| 2 结果 | 第106-116页 |
| 3 讨论 | 第116-121页 |
| 小结 | 第121-12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3-150页 |
| 课题资助 | 第150-151页 |
| 作者简历 | 第15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51-153页 |
| 附录1 | 第153-177页 |
| 附录2 | 第177-179页 |
| 附录3 | 第179-180页 |
| 附录4 | 第180-182页 |
| 附录5 | 第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