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焦化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第10-12页 |
| ·焦化废水的来源 | 第10页 |
| ·焦化废水的成分 | 第10-11页 |
| ·焦化废水的危害 | 第11-12页 |
| ·焦化废水处理现状 | 第12-14页 |
| ·生物法 | 第12-13页 |
| ·吸附法 | 第13页 |
| ·混凝法 | 第13-14页 |
| ·催化湿式氧化法概述 | 第14-16页 |
| ·湿式氧化法 | 第14-15页 |
| ·催化湿式氧化法 | 第15页 |
| ·CWPO法的反应机理 | 第15-16页 |
| ·CWPO中的催化剂概述 | 第16-19页 |
| ·本文工作的目的及内容 | 第19-21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1-28页 |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1-22页 |
| ·实验试剂 | 第21-22页 |
|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2页 |
| ·评价指标测定 | 第22-26页 |
| ·COD的测定 | 第22-23页 |
| ·Fe溶出量的测定 | 第23-24页 |
| ·Cr溶出的测定 | 第24-25页 |
| ·H_2O_2浓度的测定 | 第25-26页 |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6-28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6页 |
| ·x射线衍射表征(XRD) | 第26页 |
| ·热重分析(TG) | 第26页 |
| ·N2吸附-脱附等温线(BET) | 第26-27页 |
|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27页 |
| ·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ICP) | 第27页 |
| ·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连用(SEM-EDX)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Fe-Cr-MMT催化剂的筛选与表征 | 第28-35页 |
| ·超声简介 | 第28页 |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8-29页 |
| ·柱化液的制备 | 第28页 |
| ·柱撑蒙脱土 | 第28-29页 |
| ·催化剂的选择 | 第29-34页 |
| ·Fe/Cr摩尔比的选择 | 第29-33页 |
| ·催化剂不同制备方法的比较 | 第33-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Fe-Cr-Al-MMT催化剂的筛选与表征 | 第35-54页 |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5页 |
| ·Fe-Cr-Al-MMT催化剂筛选与表征 | 第35-48页 |
| ·Fe/Cr摩尔比的选择 | 第35-41页 |
| ·超声功率的选择 | 第41-43页 |
| ·焙烧温度的选择 | 第43-48页 |
| ·CWPO降解模拟焦化废水工艺条件的研究 | 第48-51页 |
| ·初始pH值的选择 | 第49页 |
| ·H_2O_2加入量的选择 | 第49-50页 |
| ·催化剂投加量的选择 | 第50-51页 |
| ·Fe-Cr-Al-MMT催化剂稳定性的研究 | 第51-52页 |
| ·小结 | 第52-54页 |
| 第五章 模拟焦化废水的降解机理及H_2O_2分解动力学研究 | 第54-62页 |
| ·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机理 | 第54-56页 |
| ·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56-57页 |
| ·Fe-Cr-Al-MMT催化H_2O_2分解动力学研究 | 第57-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第六章 Y改性Fe-Al-MMT催化剂的研究 | 第62-65页 |
| ·Y-Fe-Al-MMT催化剂的制备 | 第62页 |
| ·CWPO降解焦化废水 | 第62-63页 |
| ·Y-Fe-Al-MMT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第63-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