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2页 |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Mmm)概述 | 第13-14页 |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CBPP)概述 | 第14-17页 |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概述 | 第14-15页 |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 | 第15-16页 |
·中国弱毒CBPP疫苗的研制 | 第16页 |
·绵羊、藏绵羊化疫苗的发展和应用 | 第16-17页 |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的致病分子机制 | 第17-21页 |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的致病分子机制概述 | 第17页 |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的免疫原性 | 第17-18页 |
·分泌型多糖以及荚膜多糖 | 第18页 |
·表面蛋白 | 第18-19页 |
·粘附因子 | 第19页 |
·表面可变蛋白 | 第19页 |
·毒素代谢通路产物 | 第19-20页 |
·细菌毒力的分解代谢物阻碍作用 | 第20-21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P19的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 | 第22-33页 |
·材料 | 第22-24页 |
·菌株、质粒 | 第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2页 |
·主要设备仪器 | 第22-23页 |
·主要溶液及配置 | 第23-24页 |
·方法 | 第24-27页 |
·P19及其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24页 |
·Mmm基因组DNA的提取以及cDNA的制备 | 第24-25页 |
·p19基因的克隆 | 第25页 |
·p19基因的Dot blot杂交 | 第25-26页 |
·pET28a-p19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第26页 |
·重组质粒pET-28a-p19的表达 | 第26-27页 |
·rP19可溶性判断 | 第27页 |
·rP19的纯化 | 第27页 |
·结果 | 第27-31页 |
·P19及其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27-28页 |
·p19基因克隆与分析 | 第28-29页 |
·p19基因的Dot blot杂交 | 第29页 |
·pET-28a-p19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第29-30页 |
·rP19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页 |
·讨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P19多克隆抗体制备及亚细胞定位 | 第33-38页 |
·材料 | 第33页 |
·主要试剂 | 第33页 |
·实验设备 | 第33页 |
·相关溶液及配制方法 | 第33页 |
·方法 | 第33-35页 |
·兔抗rP19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33-34页 |
·兔抗rP19血清效价的测定 | 第34页 |
·Mmm的细胞总蛋白、膜蛋白及胞浆蛋白组分的提取 | 第34-35页 |
·Mmm P19的细胞定位 | 第35页 |
·结果 | 第35-36页 |
·兔抗rP19血清效价的测定 | 第35-36页 |
·Mmm P19的细胞定位 | 第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38页 |
第四章 P19对宿主细胞粘附特性及免疫功能的研究 | 第38-49页 |
·材料 | 第38-39页 |
·菌株与细胞 | 第38页 |
·试剂 | 第38页 |
·血清 | 第38页 |
·主要仪器 | 第38-39页 |
·方法 | 第39-42页 |
·rP19粘附EBL细胞 | 第39页 |
·夹心ELISA实验 | 第39-40页 |
·rP19的Western Blot检测 | 第40页 |
·rP19的ELISA检测 | 第40页 |
·P19刺激EBL细胞 | 第40-41页 |
·SYBR Green I实时定量PCR | 第41页 |
·相对mRNA表达水平的计算 | 第41-42页 |
·结果 | 第42-47页 |
·rP19粘附EBL细胞 | 第42-43页 |
·夹心ELISA实验 | 第43-44页 |
·rP19的Western Blot检测 | 第44-45页 |
·rP19的ELISA检测 | 第45-46页 |
·rP19激活EBL细胞IL-1β和TNF-α的mRNA上调表达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页 |
·讨论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