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教师评语中的师生互动研究--以H省R小学“主体性实验”为背景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言第8-24页
 一、研究缘起:由教育研究实验中的评语带来的触动第8-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一)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评语形成积极的师生互动模式第10页
  (二) 通过强化师生积极的互动模式,促使学生建立积极的“镜中我”第10-11页
 三、文献综述第11-17页
  (一) 不同学科对教师评语的理论分析第11-13页
  (二) 关于教师评语实践方面的研究第13-16页
  (三) 对传统的教育评价标准的反思第16-17页
 四、理论基础第17-20页
  (一) 符号互动论:师生“期待”互动第17-19页
  (二) 生活体验研究(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第19-20页
 五、研究设计第20-22页
 六、核心概念的界定第22-24页
  (一) 教师评语第22-23页
  (二) 学生主体性实验研究第23页
  (三) 师生互动第23-24页
第二章 以主体性实验中的教师评语为代表的评语分析第24-37页
 一、教师评语的变迁研究:从“思想鉴定”到“教师寄语”第24-29页
  (一) 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鉴定:爱党、爱国、为人民服务第24-25页
  (二) 1980年代末到1990年的操行评定: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第25-26页
  (三) 1990年代中期的小学生评价手册:共同“愿景”——成绩至上主义第26-27页
  (四) 温馨评语的兴起及评价理念的转变:师生在教育世界中的情感体验第27-29页
 二、主体性实验:“静悄悄的革命”第29-34页
  (一) 主体性实验背景第29-30页
  (二) 小学生主体性实验中的核心理念:“主体”和“主体性”第30-32页
  (三) 主体性实验的过程第32页
  (四) 主体性实验的阶段性成果第32-34页
 三、主体性实验背景下新式评语:“你会成为最佳的你”第34-37页
  (一)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第34页
  (二) 多维度进行评价第34-36页
  (三) 评价语言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第36-37页
第三章 主体性实验中评价指标及教师评语的变化:还原学生完整的“自我”第37-49页
 一、主体性教育评价体系的界定第37-41页
  (一) 在师生期待互动中建立积极的“镜中我”第37-38页
  (二) 评价指标的多元化:由一次集中的考试转向分项考核第38-41页
 二、“谁在评价?”:“被评价”与“自我评价”第41页
 三、“谁被评价?”:“被评价的学生”与“被评价的教学过程”第41-43页
 四、素质报告单——“你会成为最佳的你”第43-49页
  (一) “赞美——激励”式的教师期待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影响第46-47页
  (二) “激励式”评语促进师生间良性互动模式的形成,从而改善师生关系第47-49页
第四章 对主体性实验中教师评语的话语分析第49-62页
 一、学生素质报告单第49-53页
 二、话语实践:新式评语的制度化第53-60页
  (一) 新式评语的“制度化”过程第53-56页
  (二) 新式评语的泛滥第56-60页
 三、对新式评语中师生的权力关系的反思第60-62页
结语:用评语来促进学生的成长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附录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件第70-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学校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个案分析
下一篇:让问题不再是问题--从教师之“教”中寻求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