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腐蹄病的流行及危害 | 第11-12页 |
·腐蹄病的流行情况 | 第11-12页 |
·腐蹄病的危害 | 第12页 |
·牛坏死梭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 第12-13页 |
·预防 | 第12-13页 |
·治疗 | 第13页 |
·牛坏死梭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牛坏死梭杆菌病的诊断 | 第14-15页 |
·牛坏死梭杆菌外膜蛋白简介 | 第15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牛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基因的截短表达与反应原性鉴定 | 第17-29页 |
·试验材料 | 第17-19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17页 |
·主要生化试剂 | 第17页 |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 第17-18页 |
·主要仪器 | 第18-19页 |
·试验方法 | 第19-22页 |
·白细胞毒素基因截短片段表达引物设计 | 第19-20页 |
·白细胞毒素基因截短片段的 PCR 扩增 | 第20页 |
·白细胞毒素基因截短片段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第20-21页 |
·白细胞毒素基因截短片段的原核表达 | 第21页 |
·白细胞毒素基因截短片段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21-22页 |
·白细胞毒素基因截短片段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分析 | 第22页 |
·结果 | 第22-26页 |
·白细胞毒素基因截短片段 PCR 扩增 | 第22页 |
·白细胞毒素基因截短片段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第22页 |
·白细胞毒素基因截短片段原核表达 | 第22-24页 |
·白细胞毒素基因截短片段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24-25页 |
·白细胞毒素基因截短片段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分析 | 第25-26页 |
·讨论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牛坏死梭杆菌溶血素基因的截短表达与反应原性鉴定 | 第29-45页 |
·试验材料 | 第29-31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29页 |
·主要生化试剂 | 第29页 |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 第29-30页 |
·主要仪器 | 第30-31页 |
·试验方法 | 第31-37页 |
·溶血素基因的克隆与反应原性鉴定 | 第31-34页 |
·溶血素基因的截短表达与反应原性鉴定 | 第34-37页 |
·结果 | 第37-42页 |
·溶血素基因的克隆与反应原性鉴定结果 | 第37-38页 |
·溶血素基因的截短表达与反应原性鉴定结果 | 第38-42页 |
·讨论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牛坏死梭杆菌 43K 外膜蛋白的截短表达与反应原性鉴定 | 第45-55页 |
·试验材料 | 第45-47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45页 |
·主要生化试剂 | 第45页 |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 第45-46页 |
·主要仪器 | 第46-47页 |
·试验方法 | 第47-50页 |
·43K OMP 基因截短片段表达引物设计 | 第47页 |
·43K OMP 基因截短片段的 PCR 扩增 | 第47-48页 |
·43K OMP 基因截短片段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第48页 |
·43K OMP 基因截短片段的原核表达 | 第48-49页 |
·43K OMP 基因截短片段重组融合蛋白的纯化 | 第49页 |
·43K OMP 基因截短片段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分析 | 第49-50页 |
·结果 | 第50-52页 |
·43K OMP 基因截短片段 PCR 扩增 | 第50页 |
·43K OMP 基因截短片段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第50页 |
·43K OMP 基因截短片段原核表达 | 第50-51页 |
·43K OMP 基因截短片段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51页 |
·43K OMP 基因截短片段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分析 | 第51-52页 |
·讨论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