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简评 | 第12-13页 |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4-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25页 |
| ·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 第16-19页 |
| ·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 | 第16页 |
|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 第16-18页 |
| ·企业社会责任的特征 | 第18-19页 |
| ·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 第19-21页 |
|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容 | 第19-20页 |
| ·利益相关者的识别 | 第20-21页 |
| ·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 第21-25页 |
| ·跨国公司的含义 | 第21页 |
| ·跨国公司的特征 | 第21-22页 |
| ·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 第22-25页 |
| 第三章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 | 第25-30页 |
| ·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 | 第25-26页 |
| ·整体履行社会责任不积极 | 第25页 |
| ·不同企业履行状况差异很大 | 第25-26页 |
| ·跨国公司在华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30页 |
| ·产品质量问题突出 | 第26页 |
| ·侵害员工权益 | 第26-27页 |
| ·转移环境污染项目 | 第27页 |
| ·奉行双重市场标准 | 第27-28页 |
| ·非法逃税避税 | 第28页 |
| ·通过贿赂获取不正当利益 | 第28-30页 |
| 第四章 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 第30-36页 |
| ·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 ·跨国公司享有超国民待遇 | 第30页 |
|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30-31页 |
| ·市场缺乏有效监督 | 第31页 |
| ·企业的逐利本性 | 第31-32页 |
| ·跨国公司内部管理失效 | 第32页 |
| ·强化跨国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 | 第32-36页 |
|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 第33页 |
| ·健全我国相关法律制度 | 第33-34页 |
| ·建立社会舆论监督机制 | 第34页 |
|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 第34页 |
| ·改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 第34-36页 |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第36-42页 |
| ·思科系统公司简介 | 第36页 |
| ·思科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 | 第36-40页 |
| ·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 | 第36-37页 |
| ·对供应商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 | 第37页 |
| ·对社会公益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 | 第37-39页 |
| ·对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 | 第39-40页 |
| ·思科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启示 | 第40-42页 |
| ·建立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制度 | 第40页 |
| ·将企业社会责任与发展战略相统一 | 第40-41页 |
| ·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 | 第41-42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2-43页 |
| ·研究总结 | 第42页 |
| ·研究展望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