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边缘区空间设计研究--以厦门地区的大学为例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 | 第7页 |
| ·我国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新趋势 | 第7-8页 |
| ·我国大学校园边缘区空间的现状 | 第8页 |
| ·研究对象、范围和意义 | 第8-10页 |
|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 第8-9页 |
| ·研究大学边缘空间对大学发展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论文框架、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 ·论文框架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第2章 大学的边缘区的相关研究及认知 | 第12-20页 |
| ·边缘的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 ·边缘的定义 | 第12页 |
| ·大学边缘区的界定 | 第12-13页 |
| ·大学边缘区的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 ·国外大学边缘区的研究的概述 | 第13页 |
| ·国内大学边缘区的研究的概述 | 第13-16页 |
| ·大学边缘区相关概念的阐述 | 第16-17页 |
| ·大学边缘空间的认知 | 第17页 |
| ·大学边缘空间的功能作用 | 第17-20页 |
| 第3章 厦门地区大学边缘空间现状及成因 | 第20-70页 |
| ·厦门地区大学的发展概况 | 第20-21页 |
| ·厦门地区大学的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 ·厦门现有的大学简况 | 第21页 |
| ·厦门地区大学的边缘区研究的手法 | 第21-26页 |
| ·大学边缘区的形态 | 第22-26页 |
| ·边缘现状调研 | 第26-69页 |
| ·调研对象:城郊大学新校区 | 第26-49页 |
| ·城郊大学新校区边缘区的调研总结 | 第49-52页 |
| ·调研对象:城市型大学校区 | 第52-64页 |
| ·城市型大学校区边缘区的调研总结 | 第64-69页 |
| ·文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4章 大学边缘空间的设计对策研究 | 第70-83页 |
| ·大学边缘空间设计的总体原则 | 第70-73页 |
| ·集约化发展的原则 | 第70页 |
| ·整体设计原则 | 第70-72页 |
| ·文化传承与创新 | 第72-73页 |
| ·可持续发展 | 第73页 |
| ·边缘区空间的设计对策 | 第73-81页 |
| ·校园的整体布局 | 第73-75页 |
| ·用地功能的布局与整合 | 第75-78页 |
| ·景观系统的构建 | 第78-81页 |
| ·校园文化的延伸和塑造 | 第81页 |
| ·文章小结 | 第81-83页 |
| 第5章 结语 大学边缘空间设计发展的展望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附录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