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1 绪论 | 第11-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 ·调查过程 | 第15页 |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 ·品牌的定义、内涵与应用 | 第15-17页 |
| ·基本概念 | 第15页 |
| ·农业品牌的内涵 | 第15页 |
| ·农业品牌建设的意义 | 第15-17页 |
| ·农业品牌建设有利于龙头企业的形成 | 第16页 |
| ·农业品牌建设有利于农业生产者市场竞争力的集成 | 第16页 |
| ·农业品牌建设对区域内生产者的协同效应 | 第16页 |
| ·农业品牌建设对农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功能 | 第16-17页 |
| ·农业品牌建设对农产品供销双方的风险规避作用 | 第17页 |
| ·农业品牌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平衡与促进作用 | 第17页 |
| ·国际国内农业品牌的发展 | 第17-20页 |
| 3 鲜食葡萄面临的市场现状 | 第20-24页 |
| ·鲜食葡萄的生产特点 | 第20-22页 |
| ·鲜食葡萄的市场现状 | 第22-23页 |
| ·我国鲜食葡萄消费模式的演进特点 | 第23-24页 |
| ·鲜食葡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化 | 第23-24页 |
| ·市场产品不断高端化 | 第24页 |
| ·鲜食葡萄消费模式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小资化 | 第24页 |
| ·市场前景看好 | 第24页 |
| 4 农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几个短板及国外经验分析 | 第24-30页 |
| ·几个短板 | 第24-28页 |
| ·品牌认识简单化,将品牌建设等同于品牌申请 | 第24-25页 |
| ·品牌建设与运作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与政府无关 | 第25页 |
| ·重外在轻实质,品牌变成“泥脚人 | 第25-26页 |
| ·品牌思想简单化,缺乏文化底蕴和差异性,市场认知低端化 | 第26-28页 |
| ·包装及加工业发展落后,对品牌创立形成直接制约 | 第27页 |
| ·农业品牌的宣传不足,农业品牌缺乏整体策划 | 第27页 |
| ·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的品牌营销较差,高端市场占有率低下 | 第27-28页 |
| ·国外品牌建设的发展经验 | 第28-30页 |
| ·法国政府对本国农业品牌的推介与提升 | 第28页 |
| ·法国AOC体系的品牌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 第28-29页 |
| ·泰国政府推进农业品牌化的政策和做法 | 第29-30页 |
| ·荷兰政府推进农业品牌化的政策和做法 | 第30页 |
| 5 高青县鲜食葡萄生产现状 | 第30-35页 |
| ·种植户和农技人员学历构成 | 第30-31页 |
| ·鲜食葡萄栽培的相关情况 | 第31-32页 |
| ·鲜食葡萄生产方式小农化,种植户市场地位处于劣势 | 第32页 |
| ·缺乏政策支持,鲜食葡萄产业发展以农村自有力量为主 | 第32-33页 |
| ·生产技术与管理组织模式粗放,采后处理技术薄弱 | 第33页 |
| ·经济条件 | 第33-35页 |
| ·价廉物优的水果种植业劳动力 | 第33页 |
| ·地理市场优势 | 第33页 |
| ·区域政策优势 | 第33-34页 |
| ·时间机遇 | 第34-35页 |
| 6. 建设鲜食葡萄品牌的几点思路 | 第35-49页 |
| ·县政府成立专门的机构,指导、规范鲜食葡萄品牌的发展,把鲜食葡萄的品牌建设提升到县政府工作日程上来 | 第36-37页 |
| ·做好对目标市场的分析调研工作,以市场定产品,以品种立品牌 | 第37-38页 |
| ·加强鲜食葡萄品牌的宣传推介 | 第38-40页 |
| ·加强名牌产品和品牌农业形象的塑造和宣传 | 第38-39页 |
| ·做好公共服务项目的提供和资金援助工作 | 第39页 |
| ·充分发掘鲜食葡萄的文化内涵 | 第39-40页 |
| ·重视带头农户和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将品牌建设的主导权交给企业或农业合作组织 | 第40-43页 |
| ·实现鲜食葡萄生产的产业化与标准化,从质量管理入手培育品牌农业 | 第43-44页 |
| ·做好商标产权和品牌形象的保护工作 | 第44-45页 |
| ·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为鲜食葡萄品牌打好技术基础 | 第45-49页 |
| ·田间技术的引进与合作开发 | 第46页 |
| ·物流、包装等采后管理技术体系的支撑 | 第46-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