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9-12页 |
|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目的及应用价值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8页 |
| ·土壤水分运动研究 | 第13-14页 |
| ·地表滴灌湿润体形状的研究 | 第14-15页 |
| ·地表滴灌湿润锋运移规律的研究 | 第15页 |
| ·地表滴灌湿润体内水分分布情况研究 | 第15-16页 |
| ·地表滴灌水分运动入渗模型研究 | 第16-18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18-19页 |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21-25页 |
| ·试验材料 | 第21-23页 |
| ·试验方法 | 第23-25页 |
| 3 单点源滴灌条件下水分入渗规律 | 第25-44页 |
| ·灌水历时为 4 小时不同流量对湿润体特征值的影响 | 第25-32页 |
| ·不同滴头流量对湿润锋形状和运移过程的影响 | 第25-28页 |
| ·湿润锋平均运移速率分析 | 第28-29页 |
| ·灌水历时为 4 小时时湿润比分析 | 第29-30页 |
| ·湿润体体积含水率分布规律 | 第30-32页 |
| ·灌水历时为 6 小时不同流量对湿润体特征值的影响 | 第32-40页 |
| ·不同滴头流量对湿润锋形状和运移过程的影响 | 第32-35页 |
| ·湿润锋平均运移速率分析 | 第35-37页 |
| ·灌水历时为 6 小时时湿润比分析 | 第37-38页 |
| ·湿润体体积含水率分布规律 | 第38-39页 |
| ·滴头流量对湿润体体积含水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 ·相同滴头流量不同灌水历时对湿润体特征值的影响 | 第40-42页 |
| ·不同灌水历时对湿润体形状和湿润锋的影响 | 第40-41页 |
| ·不同灌水历时对湿润锋平均运移速率的影响 | 第41页 |
| ·不同灌水历时湿润比变化规律 | 第41页 |
| ·不同灌水历时体积含水率分布规律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2-44页 |
| 4 单点源地表滴灌湿润体再分布规律 | 第44-53页 |
| ·灌水 4 小时结束后湿润体再分布规律研究 | 第44-46页 |
| ·湿润体再分布湿润形状和湿润锋的变化规律 | 第44-45页 |
| ·湿润体再分布含水率的变化规律 | 第45-46页 |
| ·灌水 6 小时结束后湿润体再分布规律研究 | 第46-48页 |
| ·湿润体再分布湿润形状和湿润锋的变化规律 | 第46-48页 |
| ·湿润体再分布含水率的变化规律 | 第48页 |
| ·相同滴头流量条件下灌水历时对湿润体再分布的影响 | 第48-50页 |
| ·土壤水分再分布后灌水历时对湿润体形状、湿润锋的影响 | 第48-49页 |
| ·土壤水分再分布后灌水历时对湿润体含水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 ·植物根系与湿润体形状的匹配 | 第50-51页 |
| ·小结 | 第51-53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3-56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建议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