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禽论文--鸭论文

鸭疫里氏杆菌分离株抗原性分析及乳胶凝集试验的建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7页
第一章 综述第17-31页
   ·鸭疫里氏杆菌病的概述第17-20页
     ·鸭疫里氏杆菌分类地位及命名第17页
     ·鸭疫里氏杆菌的形态及生长特性第17-18页
     ·鸭疫里氏杆菌的理化特征第18页
     ·鸭疫里氏杆菌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第18-19页
     ·鸭疫里氏杆菌的流行病学特性第19页
     ·鸭疫里氏杆菌的血清型研究第19-20页
   ·鸭疫里氏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第20-24页
     ·溶血素第20-21页
     ·外膜蛋白第21-22页
     ·荚膜多糖第22-23页
     ·脂多糖第23页
     ·粘附素第23-24页
     ·热休克蛋白第24页
   ·鸭疫里氏杆菌诊断技术第24-27页
     ·涂片镜检第24页
     ·细菌的分离培养第24-25页
     ·琼脂扩散沉淀试验第25页
     ·间接血凝试验第25页
     ·聚合酶链反应第25-26页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第26页
     ·荧光抗体技术第26页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第26-27页
   ·鸭疫里氏杆菌防治及其疫苗研究第27-29页
     ·药物防治第27页
     ·疫苗的预防第27-29页
   ·乳胶凝集试验的研究进展第29-30页
     ·乳胶凝集试验的原理第29页
     ·乳胶凝集试验的研究现状第29-30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0-31页
第二章 鸭疫里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SPF鸭的致病性研究第31-42页
   ·材料和方法第31-35页
     ·菌株、血清和质粒第31页
     ·病料来源和实验动物第31页
     ·主要试剂第31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31页
     ·细菌分离和生化鉴定第31页
     ·血清型的鉴定第31页
     ·细菌药敏试验第31-32页
     ·OmpA基因的引物设计与合成第32页
     ·基因组DNA的制备第32页
     ·OmpA基因的PCR扩增第32-33页
     ·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第33页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氯化钙法)第33-34页
     ·纯化产物OmpA的连接与转化第34页
     ·提取重组质粒OmpA第34-35页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第35页
     ·HLG1分离株对SPF鸭的致病性试验第35页
   ·结果第35-40页
     ·细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第35页
     ·生化鉴定结果第35页
     ·血清型的鉴定结果第35页
     ·药敏试验结果第35-36页
     ·OmpA基因PCR扩增结果第36-37页
     ·重组质粒酶切鉴定结果第37页
     ·Omp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第37-38页
     ·HLG1分离株对SPF鸭的致病性试验结果第38-40页
   ·讨论第40-42页
第三章 鸭疫里氏杆菌主要蛋白的克隆、表达和抗原性分析第42-65页
   ·材料和方法第42-50页
     ·菌株和质粒第42页
     ·主要试剂第42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42页
     ·实验动物第42页
     ·主要试剂的配方第42-45页
     ·引物设计与合成第45页
     ·PCR扩增Riean-0791、Riean-1110和Riean-1852基因第45页
     ·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第45页
     ·连接与转化第45页
     ·重组质粒与测序分析第45-46页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酶切鉴定第46页
     ·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与SDS-PAGE分析第46-47页
     ·包涵体蛋白的纯化第47页
     ·表达产物的Westernblot分析第47页
     ·免疫接种及攻毒保护试验第47-48页
     ·免疫鸭血清的抗体效价的测定第48-49页
     ·细菌膜蛋白的提取方法第49页
     ·细菌膜蛋白的SDS-PAGE电泳与Westernblot鉴定第49-50页
   ·结果第50-63页
     ·Riean-079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鉴定结果第50-52页
     ·Riean-1110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鉴定结果第52-55页
     ·Riean185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鉴定结果第55-57页
     ·RA-HLG1菌液对免疫鸭的攻毒免疫保护试验结果第57-58页
     ·免疫鸭血清抗体效价的检测结果第58-62页
     ·RA-HLG1株细菌外膜蛋白的提取结果第62-63页
     ·Riean0791、Riean1110和Riean1852蛋白在细菌中的定位结果第63页
   ·讨论第63-65页
第四章 乳胶凝集试验方法(LAT)的建立及其应用第65-77页
   ·材料和方法第65-68页
     ·主要试剂第65页
     ·乳胶凝集相关缓冲液的配制第65页
     ·蛋白的复性第65页
     ·羧化乳胶的致敏方法第65-66页
     ·最佳偶联蛋白量的选择第66页
     ·最佳偶联时间的选择第66页
     ·最佳羧化乳胶浓度的选择第66页
     ·乳胶封闭剂的选择第66页
     ·偶联反应终止剂的选择第66-67页
     ·乳胶凝集试验检测操作及其结果的判定第67页
     ·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第67页
     ·乳胶凝集试验的重复性试验第67页
     ·乳胶抗原的保存期试验第67页
     ·乳胶抗原自凝性检测第67-68页
     ·乳胶凝集试验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符合率试验第68页
   ·结果第68-75页
     ·最佳偶联Riean0791蛋白量的确定第68页
     ·最佳偶联时间的确定第68-69页
     ·最佳羧化乳胶浓度的选择第69页
     ·封闭剂的选择第69页
     ·特异性试验结果第69-70页
     ·敏感性试验结果第70页
     ·偶联反应终止剂的选择第70页
     ·批内重复性试验结果第70-72页
     ·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第72-74页
     ·乳胶抗原保存期检测结果第74页
     ·乳胶抗原自凝性检测结果第74页
     ·乳胶凝集试验(LAT)与间接ELISA的符合率试验结果第74-75页
   ·讨论第75-77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90页
致谢第90-91页
作者简历第91-92页
附录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镰形扇头蜱先天性免疫相关分子的分离鉴定与功能分析
下一篇:自旋液体材料的低温热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