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背特大悬索桥静力特性监测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国内外桥梁健康状况分析 | 第7-8页 |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及其研究现状 | 第8-16页 |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构成 | 第8-10页 |
·桥梁健康监测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0-1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悬索桥健康监测相关内容 | 第17-33页 |
·悬索桥主要病害 | 第17-23页 |
·缆索系统主要病害 | 第17-19页 |
·主塔病害 | 第19-20页 |
·主梁病害 | 第20-23页 |
·支座病害 | 第23页 |
·悬索桥健康监测日常周期检测内容 | 第23-27页 |
·悬索桥健康监测的内容 | 第27-32页 |
·常见桥型健康监测的监测部位及监测内容 | 第27-30页 |
·大跨悬索桥的主要监测项目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青草背长江大桥静力特性分析及监测方案 | 第33-60页 |
·青草背长江大桥工程概况 | 第33-34页 |
·工程概况 | 第33-34页 |
·技术标准 | 第34页 |
·静力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4-38页 |
·计算荷载及结构参数 | 第34-36页 |
·Midas 空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6-38页 |
·青草背长江大桥静力特性监测方案的确立 | 第38-59页 |
·位移监测 | 第38-42页 |
·应力监测 | 第42-45页 |
·索力监测 | 第45-51页 |
·温度监测 | 第51-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青草背长江大桥健康监测传感器系统组成 | 第60-70页 |
·悬索桥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概要 | 第60页 |
·悬索桥传感器布置的相关内容 | 第60-62页 |
·传感器选型原则 | 第60-61页 |
·传感器布置的主要依据 | 第61-62页 |
·一般测点的优化布设 | 第62页 |
·青草背大桥静力传感器系统的组成 | 第62-69页 |
·监测项目汇总 | 第62-63页 |
·传感器的选择 | 第63-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结构状态评估方法 | 第70-81页 |
·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70页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 第70-75页 |
·明确对象并选定有关因素 | 第71页 |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 | 第71-72页 |
·构造各层的判断矩阵 | 第72-74页 |
·分层与底层权值的计算 | 第74页 |
·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 第74-75页 |
·变权的层次分析法 | 第75-77页 |
·均衡函数调整法 | 第76页 |
·评估项目缺失时的权重分配调整 | 第76-77页 |
·变权层次分析法在青草背长江大桥评估中的应用 | 第77-80页 |
·评估层次的划分 | 第77-78页 |
·评估权重的确定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81-82页 |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