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传粉生物学研究
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7页 |
·传粉生物学研究概况 | 第9-13页 |
·传粉生物学及其研究内容 | 第9页 |
·传粉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繁育系统研究进展 | 第11页 |
·传粉媒介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花部特征与传粉者的关系 | 第12-13页 |
·桂花及其研舰状 | 第13-15页 |
·桂花简介 | 第13页 |
·桂花野生分布及栽培现状 | 第13-14页 |
·桂花生殖繁育研究 | 第14-15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24页 |
·研究地的选择和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试验地的确定及气候概况 | 第17页 |
·试验材料所用种类与试验地各品种的分类 | 第17-18页 |
·桂花开花生物学 | 第18-20页 |
·试验材料 | 第18-19页 |
·试验方法 | 第19-20页 |
·花粉的保存和活力测定 | 第20-22页 |
·试验材料 | 第20-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人工授粉和花粉管的生长 | 第22-24页 |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4-39页 |
·桂花开花生物学 | 第24-28页 |
·开花动态与传粉昆虫 | 第24-27页 |
·柱头可授性 | 第27页 |
·单花花粉量测定 | 第27-28页 |
·P/O值和OCI值的测定 | 第28页 |
·花粉的保存与活力测定 | 第28-34页 |
·温度对于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光照对于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 第29页 |
·花粉离体萌发时间及萌发情况 | 第29页 |
·花粉保存 | 第29-34页 |
·人工授粉及花粉管的生长 | 第34-39页 |
·人工授粉试验 | 第34-37页 |
·人工授粉后花粉管的荧光显微分析 | 第37-39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9-43页 |
·花部特征与传粉的关系 | 第39-40页 |
·桂花开花对昆虫传粉的影响 | 第39页 |
·风媒的作用 | 第39页 |
·雌雄蓝功能对传粉的影响 | 第39-40页 |
·P/O值、OCI值与交配系统 | 第40页 |
·杂交及自然授粉花粉管的生长 | 第40-41页 |
·花粉活力测定与保存 | 第41-4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图版说明 Plate explanation | 第50-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