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存贮器论文

个人云存储软件使用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及任务—技术匹配理论的整合模型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8-11页
图目录第11-12页
表目录第12-14页
1 绪论第14-26页
   ·研究背景第14-16页
   ·研究问题第16-19页
   ·研究内容第19-20页
     ·研究对象第19-20页
     ·研究视角第20页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20-26页
     ·研究方法第20-22页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研究框架第23-26页
2 文献综述第26-56页
   ·云计算研究现状第26-28页
   ·信息技术接受理论第28-43页
     ·理性行为理论及其发展第28-30页
     ·技术接受模型第30-32页
     ·技术接受模型的更新与发展第32-43页
     ·技术接受模型相关研究小结第43页
   ·任务-技术匹配理论第43-56页
     ·任务技术匹配理论的提出第43-44页
     ·任务-技术匹配理论的提出与基本观点第44-47页
     ·任务-技术匹配理论的检验与应用第47-50页
     ·任务-技术匹配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的联系与整合第50-53页
     ·任务技术匹配理论相关研究小结第53-56页
3 研究模型与假设第56-64页
   ·研究模型第56-57页
   ·变量界定第57-59页
     ·任务特征第57-58页
     ·技术特征第58-59页
     ·任务-技术匹配第59页
     ·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第59页
     ·行为意向第59页
   ·研究假设第59-62页
     ·认知信念与行为意向的关系第59-60页
     ·任务与技术的匹配关系第60-61页
     ·整合模型的变量间关系第61-62页
   ·研究假设汇总第62-64页
4 问卷设计与调查第64-78页
   ·变量测度第64-67页
     ·任务特征第64-65页
     ·技术特征第65页
     ·任务-技术匹配第65-66页
     ·感知有用性第66页
     ·感知易用性第66-67页
     ·行为意向第67页
     ·其他问项设计第67页
   ·问卷前测第67-76页
     ·信度分析第67-68页
     ·效度分析第68-76页
   ·问卷发放与回收第76-78页
5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第78-94页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第78-81页
     ·人口统计学特征第78-79页
     ·云存储涉入程度第79-80页
     ·变量问项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80-81页
   ·正态分布检验第81-82页
   ·信度检验第82-83页
   ·任务-技术匹配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第83-85页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拟合检验第85-91页
     ·模型构建第86-87页
     ·模型拟合第87-88页
     ·模型修正第88-91页
   ·本章小结第91-94页
6 研究结果讨论第94-102页
   ·假设检验结果第94-97页
     ·技术接受子模型变量间关系第94-95页
     ·任务技术匹配子模型变量间关系第95-96页
     ·不同子模型间的整合关系第96-97页
   ·最终模型第97页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97-102页
     ·“任务-技术匹配”对“行为意向”及其前置变量的影响第97-98页
     ·“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行为意向”的影响第98-99页
     ·“技术特征”和“任务特征”对“任务-技术匹配”的影响第99-102页
7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02-108页
   ·研究理论贡献与创新点第102-103页
   ·研究实践启示第103-105页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105-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4页
附录第114-118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墨烯及其复合物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中国青年报》关于“学雷锋”活动报道的框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