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合金学与各种性质合金论文--其他特种性质合金论文

医用无镍Ti22Nb6Zr记忆合金表面生物活化改性工艺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9页
   ·生物医用材料第12-13页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第13-15页
   ·钛及其合金的发展及应用第15-19页
     ·致密钛及其合金的发展及应用第15-17页
     ·多孔钛及其合金的发展及应用第17-18页
     ·多孔医用钛合金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8-19页
   ·钛基形状记忆合金第19-21页
     ·NiTi 形状记忆合金第19-20页
     ·无镍 Ti 基形状记忆合金第20-21页
   ·钛合金表面生物活化改性的研究第21-26页
     ·致密钛合金表面生物活化改性的研究第22-25页
     ·多孔钛合金表面改性的研究第25-26页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6-29页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26-27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27-29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设备第29-39页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第29-31页
     ·实验材料第29-31页
     ·实验仪器第31页
   ·表面生物活化改性工艺第31-35页
     ·高温氧化工艺第32页
     ·碱处理工艺第32-34页
     ·预钙化工艺第34页
     ·仿生沉积工艺第34-35页
   ·分析测试方法第35-38页
     ·膜层形貌分析及成分测定第35页
     ·膜层结构分析第35页
     ·膜基结合力测试第35-36页
     ·亲水性能测试第36-37页
     ·耐蚀性能测试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近致密态 Ti22Nb6Zr 合金高温氧化和碱处理工艺第39-60页
   ·近致密态 Ti22Nb6Zr 记忆合金高温氧化工艺第39-45页
     ·氧化温度对近致密态 Ti22Nb6Zr 记忆合金表面形貌的影响第39-40页
     ·氧化温度对近致密态 Ti22Nb6Zr 记忆合金表面成分及结构的影响第40-42页
     ·氧化温度对膜基结合力的影响第42-43页
     ·氧化温度对近致密态 Ti22Nb6Zr 记忆合金表面亲水性的影响第43-44页
     ·氧化温度对近致密态 Ti22Nb6Zr 记忆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第44-45页
   ·近致密态 Ti22Nb6Zr 记忆合金的碱处理工艺第45-59页
     ·正交试验设计第45-46页
     ·碱处理参数对近致密态 Ti22Nb6Zr 记忆合金表面形貌及厚度的影响第46-51页
     ·碱处理参数对近致密态 Ti22Nb6Zr 合金膜层成分及组织机构的影响第51-53页
     ·碱处理参数对膜基结合力的影响第53-54页
     ·碱处理参数对近致密态 Ti22Nb6Zr 合金表面亲水性的影响第54-55页
     ·碱处理参数对近致密态 Ti22Nb6Zr 记忆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第55-57页
     ·较优碱处理参数的确定第57-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 近致密态 Ti22Nb6Zr 合金复合活化工艺及仿生沉积工艺第60-71页
   ·复合活化工艺第60-63页
     ·复合活化工艺对近致密态 Ti22Nb6Zr 记忆合金膜层形貌的影响第60-61页
     ·复合活化工艺对膜基结合力的影响第61-62页
     ·复合活化工艺对近致密态 Ti22Nb6Zr 记忆合金膜层亲水性的影响第62页
     ·复合活化工艺对近致密态 Ti22Nb6Zr 记忆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第62-63页
   ·仿生沉积工艺第63-69页
     ·仿生沉积后膜层组织及结构分析第63-64页
     ·预钙化对近致密态 Ti22Nb6Zr 记忆合金膜层形貌及成分的影响第64-65页
     ·预钙化对近致密态 Ti22Nb6Zr 记忆合金仿生沉积速度的影响第65-67页
     ·不同仿生沉积工艺对膜基结合力的影响第67-68页
     ·仿生沉积工艺对近致密态 Ti22Nb6Zr 记忆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五章 多孔态 Ti22Nb6Zr 合金复合活化及仿生沉积工艺第71-76页
   ·多孔态 Ti22Nb6Zr 合金复合活化及仿生沉积处理后的膜层形貌第71-72页
   ·仿生沉积时间对多孔态 Ti22Nb6Zr 合金膜层厚度的影响第72-73页
   ·多孔态 Ti22Nb6Zr 合金复合活化及仿生沉积工艺后的耐蚀性能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第76-78页
 全文总结第76-77页
 工作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附件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表面硅烷膜的制备工艺优化及改性研究
下一篇:AZ91镁合金表面Mo-Ce复合转化膜的制备及组织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