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绪论 | 第13-26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二、研究动态 | 第14-22页 |
三、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24-26页 |
第一章 清末禁烟运动之缘起 | 第26-52页 |
第一节 清代鸦片问题及其政策流变 | 第26-38页 |
一、清代鸦片问题概览 | 第26-28页 |
二、嘉道以来的鸦片政策流变(1900年以前) | 第28-38页 |
第二节 庚子国变后的禁烟形势 | 第38-50页 |
一、新政背景下的国内禁烟形势 | 第38-42页 |
二、英、美等国对中国禁烟局势的影响 | 第42-46页 |
三、丙午年以前清廷鸦片政策微调(1900-1906) | 第46-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二章 缩期禁烟:由渐进走向激进 | 第52-92页 |
第一节 渐进中的清末禁烟运动(1906-1908) | 第52-63页 |
一、清末禁烟运动的发端 | 第52-57页 |
二、各项禁烟措施的渐次施行 | 第57-63页 |
第二节 缩期禁烟政策的形成 | 第63-76页 |
一、以锡良为代表的地方大吏的吁请 | 第63-67页 |
二、以载泽为代表的中央大员的反对 | 第67-71页 |
三、“6+11”分省分年禁烟模式的出台 | 第71-76页 |
第三节 延期禁烟问题的激化 | 第76-90页 |
一、围绕陕甘川黔延期禁烟问题的斗争 | 第76-83页 |
二、延期禁烟的衍生问题——邻土入境 | 第83-90页 |
小结 | 第90-92页 |
第三章 缩期禁烟政策之影响因素 | 第92-125页 |
第一节 内部心理因素:清季十年的社会激进情绪 | 第92-98页 |
第二节 外部引导因素 | 第98-114页 |
一、上海万国禁烟会 | 第98-102页 |
二、资政院与谘议局 | 第102-108页 |
三、第二次中英“禁烟条件”谈判 | 第108-114页 |
附 日本在台鸦片政策的比较研究 | 第114-124页 |
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四章 缩期禁烟政策之利弊探析 | 第125-144页 |
第一节 对清末禁烟运动的影响 | 第125-132页 |
一、清末禁烟运动的加速前进 | 第125-127页 |
二、清廷内外形象的迅速提升 | 第127-132页 |
第二节 对清廷统治局面的影响 | 第132-142页 |
一、清廷财政危机 | 第132-135页 |
二、新政经费困局 | 第135-139页 |
三、清末禁烟激变 | 第139-142页 |
小结 | 第142-144页 |
结语 | 第144-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146-153页 |
致谢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