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论文

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题目来源第9页
   ·研究目的、意义第9-10页
   ·研究现状第10-11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1-12页
   ·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第12-14页
     ·创新点第12页
     ·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2章 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第14-18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4页
   ·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第14-15页
   ·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阐述第15-18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第15页
     ·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第15-16页
     ·激励理论的视角第16-18页
第3章 新农保制度的发展现状第18-22页
   ·新农保制度的基本框架第18-19页
     ·制度模式第18页
     ·参保范围第18页
     ·养老金的筹集和待遇第18-19页
     ·基金管理第19页
   ·新农保制度的主要特征第19-20页
     ·创新的账户模式第19页
     ·财政的大力支持第19-20页
     ·福利性的待遇水平第20页
   ·新农保制度取得的成效第20-22页
     ·提前实现了制度全覆盖第20页
     ·缓解了农民的养老压力第20-21页
     ·促进了社保制度公平的实现第21-22页
第4章 制约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第22-31页
   ·制度设计层面的制约因素第22-27页
     ·激励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第22-24页
     ·基金保值增值困难第24-25页
     ·保障水平较低第25-27页
     ·衔接政策不健全第27页
   ·制度实施层面的制约因素第27-31页
     ·地方财政补贴能力难以保证第27-29页
     ·业务经办能力有待提高第29-30页
     ·缺乏专门的法律保障第30-31页
第5章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新农保制度的建议第31-43页
   ·构建基金长效供给机制第31-34页
     ·完善激励政策第31-32页
     ·探索综合投资机制第32-34页
   ·探索制度的调节机制第34-38页
     ·养老金与 CPI 联动第34-36页
     ·灵活的补贴机制第36-37页
     ·与其他制度的有效衔接第37-38页
   ·健全相关配套机制第38-41页
     ·多支柱的农村养老机制第38-40页
     ·新农保专员培育机制第40页
     ·科学的监管机制第40-41页
   ·建立专门的法律保障第41-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以X市为例
下一篇: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研究--以河北省M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