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告陷害罪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8页 |
绪论 | 第8-9页 |
1 诬告陷害罪的客体 | 第9-18页 |
·诬告陷害罪客体的争议与确立 | 第9-13页 |
·争议观点评析 | 第9-11页 |
·本文的观点 | 第11-13页 |
·诬告陷害罪对象的争议及分析 | 第13-18页 |
·诬陷“单位”的定性问题 | 第13-16页 |
·诬陷责任能力有瑕疵主体的定性问题 | 第16-17页 |
·诬陷无特定身份人的定性问题 | 第17-18页 |
2 诬告陷害罪的实行行为 | 第18-27页 |
·捏造事实行为和告发行为的理解与认定 | 第18-24页 |
·捏造事实行为的理解与认定 | 第18-22页 |
·告发行为的理解与认定 | 第22-24页 |
·诬告陷害罪着手问题的争议及分析 | 第24-27页 |
·争议观点评析 | 第24-25页 |
·本文观点 | 第25-27页 |
3 诬告陷害罪的主观方面 | 第27-31页 |
·“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地位和含义 | 第27-29页 |
·主观方面包含间接故意与否的争议及确定 | 第29-31页 |
4 诬告陷害罪的罪数 | 第31-36页 |
·栽赃并诬陷的罪数的问题 | 第31-32页 |
·诬陷后做伪证的罪数问题 | 第32页 |
·一次诬陷数人或诬陷一人犯数罪的罪数问题 | 第32-33页 |
·使用伪造的文书诬陷他人的罪数问题 | 第33-34页 |
·假冒他人名义诬陷的罪数问题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