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籽粒无淀粉突变体的细胞学观察和生理代谢分析

目录第1-10页
致谢第10-12页
摘要第12-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1 引言第15-17页
2 文献综述第17-32页
   ·水稻花药发育及其对花粉育性的影响第17-21页
     ·花药发育过程第17页
     ·药壁发育与花粉育性的关系第17-20页
       ·花药表皮发育与花粉育性第18-19页
       ·绒毡层发育与花粉育性第19-20页
     ·花粉粒壁与花粉育性第20-21页
   ·水稻开花第21-22页
     ·水稻开花过程第21页
     ·水稻开花生理第21-22页
       ·茉莉酸甲酯诱导——钙积累学说第21-22页
       ·花药开裂第22页
   ·水稻双受精的过程第22-23页
     ·花粉在柱头上萌发与花粉管的伸长第22-23页
     ·配子配合与三核融合第23页
   ·胚乳的形成过程和颖果的发育第23-25页
     ·胚乳的形成过程第23-24页
     ·颖果的发育第24-25页
   ·植物淀粉的生物合成与代谢第25-27页
     ·植物淀粉合成的意义第25-26页
     ·淀粉合成的基本过程第26-27页
   ·淀粉合成的相关酶及其异常造成的胚乳突变体第27-32页
     ·蔗糖合酶及异常第27-28页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及异常第28页
     ·淀粉合成酶及异常第28-30页
       ·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第28-29页
       ·可溶性淀粉合成酶第29-30页
     ·淀粉分支酶及异常第30页
     ·淀粉脱支酶及异常第30-32页
       ·普鲁兰酶第31页
       ·异淀粉酶第31-32页
3 材料与方法第32-37页
   ·试验材料和取样方法第32页
   ·开花习性及花药形态和籽粒部位差异第32页
     ·开花习性的观察第32页
     ·花药形态和籽粒部位的观察第32页
     ·花粉粒的碘染第32页
   ·花粉粒柱头萌发的观察第32-33页
   ·花药冷冻切片观察第33页
   ·可溶性糖分析第33-34页
     ·还原性糖定性鉴定第33页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第33-34页
   ·氨基酸含量测定第34页
   ·籽粒电镜切片观察第34页
   ·RT-PCR程序、纯化与反转录第34-36页
     ·籽粒总RNA的提取第34-35页
     ·RNA的逆转录程序第35页
     ·半定量RT-PCR方法第35-36页
   ·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测定第36页
     ·粗酶提取第36页
     ·酶活性测定第36页
   ·环境对其性状表现的影响第36-37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7-51页
   ·突变体外部形态差异第37-39页
     ·小穗表型及开花形态第37页
     ·开花后籽粒表型第37页
     ·籽粒扫描电镜观察第37-39页
   ·花粉粒柱头萌发及花粉管伸长第39-40页
   ·花药切片观察第40-44页
   ·突变体籽粒碳水化合物及氨基酸含量分析第44-47页
     ·还原性糖定性鉴定第44页
     ·可溶性糖含量分析第44-45页
     ·籽粒中氨基酸含量差异及分析第45-47页
   ·突变体胚乳部位淀粉合成相关酶表达模式分析第47-48页
     ·RNA纯度和完整性检测第47页
     ·半定量RT-PCR分析第47-48页
   ·酶活性测定及相关分析第48-51页
5 讨论第51-56页
   ·花药结构特性对其育性的影响第51-52页
   ·突变体子房假膨大第52-53页
   ·淀粉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异常第53-54页
   ·环境对水稻灌浆的影响第54-55页
   ·突变体种质的保存第55-56页
6 参考文献第56-66页
作者简介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Bt融合抗虫蛋白基因和Cp4-EPSPS抗草甘膦基因玉米转化事件中高表达株系的筛选及分子检测
下一篇:转Bt基因籼型两系杂交稻高产生理与品质特性及低温胁迫对其剑叶生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