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公共建筑论文--影院、剧院、音乐厅论文

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使用后评价及设计模式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目录第10-1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7-46页
   ·选题缘由第17-22页
   ·研究的社会背景第22-32页
     ·我国当前剧场建设的高潮期第22-25页
     ·我国剧场运营状况第25-26页
     ·我国艺术演出状况第26-30页
     ·我国剧场的商业化趋势第30-32页
   ·研究的学术背景第32-37页
     ·剧场研究状况第32-34页
     ·使用后评价的研究状况第34-37页
   ·研究的相关学科、主要方法及技术路线第37-38页
     ·相关学科第37页
     ·主要方法第37页
     ·技术路线第37-38页
   ·研究的目的、范围及策略第38-41页
     ·研究目的第38页
     ·研究范围第38页
     ·研究内容第38-39页
     ·研究策略第39-41页
   ·研究的特色、意义、创新点及局限性第41-43页
     ·研究特色第41页
     ·研究意义第41-42页
     ·研究的创新点第42页
     ·研究的局限性第42-43页
   ·几个主要概念第43-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二章 评价前期的准备第46-61页
   ·概述第46页
   ·前期研究的目的第46-47页
   ·对评价客体的初步研究第47-50页
     ·评价客体的范围第47页
     ·对评价客体的现场初勘第47-48页
     ·对评价客体的图纸分析第48-49页
     ·评价客体类型的划分第49页
     ·评价客体的选择第49-50页
   ·对评价主体(使用者)的初步研究第50-54页
     ·对剧场使用人群的现场访谈第50-51页
     ·对使用者的问卷调查第51-53页
     ·评价主体范围及抽样方法确定第53-54页
   ·评价逻辑的建立第54-60页
     ·研究思路的形成第54-55页
     ·研究旨趣的提出第55页
     ·对综合性评价的研究设计第55-56页
     ·对焦点评价的研究设计第56-57页
     ·评价方法的选择第57-58页
     ·分析方法的选择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三章 新建综合性剧场的满意度评价第61-95页
   ·满意度评价第61-62页
     ·概念界定第61-62页
     ·研究状况第62页
   ·研究设计第62-64页
     ·研究目的第62页
     ·研究内容第62-63页
     ·研究方法第63-64页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64-65页
     ·先导性研究第64-65页
     ·研究假设第65页
   ·第一步研究:以使用者群体(演员样本和观众样本)为控制变量的满意度研究第65-78页
     ·评价对象背景信息第66页
     ·问卷设计及数据采集第66页
     ·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第66-78页
   ·第二阶段的研究:以不同剧场为控制变量的满意度研究第78-86页
     ·评价对象的背景信息第78页
     ·问卷设计和数据采集第78页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第78-86页
   ·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满意度的层次权重评价分析第86-93页
     ·建立层次结构第87-88页
     ·重要性因素排序第88-89页
     ·计算权重与综合得分第89-93页
     ·综合得分分析第93页
   ·本章小结第93-95页
第四章 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环境舒适性评价第95-117页
   ·舒适性评价理论概述第95-97页
     ·概念界定第95页
     ·影响舒适性的因素第95-96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96-97页
   ·研究设计第97-99页
     ·研究目的第97页
     ·研究内容第97-98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98-99页
   ·观众对广州大剧院、东莞玉兰大剧院的舒适性评价第99-110页
     ·评价对象背景信息第99页
     ·问卷设计和数据采集第99-100页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第100-110页
   ·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舒适性的层次权重评价分析第110-116页
     ·建立层次结构第110-111页
     ·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计算第111页
     ·子准则层对准则层的权重计算第111-114页
     ·子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总排序第114-115页
     ·综合得分分析第115-116页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五章 新建综合性剧场休息厅空间和后台空间的使用方式研究第117-137页
   ·使用方式评价第117-119页
     ·基本概念第117-118页
     ·理论定位第118页
     ·国外空间行为研究概况第118-119页
     ·国内空间行为研究概况第119页
   ·研究设计第119-121页
     ·研究对象第119页
     ·研究目的第119页
     ·研究内容第119-120页
     ·研究方法第120-121页
   ·剧场休息厅空间的使用方式研究第121-127页
     ·观察研究第121-125页
     ·访谈研究第125-127页
   ·剧场后台空间的使用方式研究第127-133页
     ·观察研究第127-131页
     ·访谈研究第131-133页
   ·本章小结第133-137页
第六章 新建综合性剧场观众厅空间的喜爱度评价第137-185页
   ·喜爱度评价第137页
   ·研究设计第137-140页
     ·研究对象第137-138页
     ·研究目的第138-139页
     ·研究内容第139页
     ·研究方法第139-140页
   ·先导性研究第140-141页
     ·文献资料第140页
     ·开放式访谈第140-141页
   ·现状调查第141-142页
   ·喜爱倾向性调查分析结果及讨论第142-183页
     ·问卷设计及数据采集第142-143页
     ·问卷结果及分析研究第143-183页
   ·本章小结第183-185页
第七章 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空间模式与设计导则第185-221页
   ·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综合评价指标模型第185-187页
     ·一级评价指标第185-186页
     ·二级评价指标第186页
     ·评价因素权重计算第186-187页
   ·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空间设计模式第187-210页
     ·文献研究第187页
     ·研究途径第187页
     ·空间设计模式第187-210页
   ·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设计导则第210-220页
     ·文献研究第210页
     ·本导则的特点第210页
     ·总则第210-211页
     ·平面布局建议第211-213页
     ·关于使用者第213-214页
     ·各主要空间的设计建议第214-218页
     ·设施设备第218-220页
   ·本章小结第220-221页
结论第221-223页
参考文献第223-233页
 D.学位论文第223-224页
 J.学术论文期刊第224-227页
 M.学术著作第227-231页
 N.报纸文章第231页
 Z.网络资料第231-23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233-235页
附录第235-256页
 附录 1.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使用后评价先导性研究问卷第235-239页
   ·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使用后评价探索性研究问卷(一)第235-236页
   ·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使用后探索性研究问卷(二)第236-237页
   ·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使用后探索性研究问卷(三)第237-238页
   ·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观众厅及公共空间舒适度评价——影响因素先导性调查(观众问卷)第238-239页
 附录 2 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使用后评价调查表(量化调查表)第239-244页
   ·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满意度评价调查表(管理人员问卷)第239-241页
   ·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满意度评价调查表(演员问卷)第241-242页
   ·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满意度评价调查表(观众问卷)第242-243页
   ·我国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舒适度评价调查表(观众问卷)第243-244页
 附录 3. 新建综合性剧场建筑观众厅使用倾向调查表(观众问卷)第244-246页
 附录 4 我国三个城市剧场艺术演出场次统计第246-250页
   ·艺术表演场次(广州)(2011.1.20~2011.4.20)第246-248页
  附录 4.2 艺术表演场次(佛山)(2011.1.20~2011.4.20)第248页
  附录 4.3 艺术表演场次(深圳)(2011.1.20~2011.3.20)第248-250页
 附录 5 四座剧场各 5 场演出的在线选座图记录(在演出前三天关闭时)和对剧场上座率的估算第250-252页
 附录 6 作者调研的 8 个剧场信息第252-256页
   ·湖南大剧院第252页
   ·深圳保利剧院第252-253页
   ·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大讲堂第253页
   ·乐山剧院第253-254页
   ·东莞玉兰大剧院第254页
   ·惠州文化艺术中心第254-255页
   ·广州大剧院第255页
   ·武汉琴台大剧院第255-256页
致谢第256-258页
附件第258页

论文共2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沉管隧道地基砂流法加固的足尺试验及其机理研究
下一篇:换热器复杂流道中的强化传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