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蕻诗学理论与西方浪漫主义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政治功利化的浪漫主义 | 第10-21页 |
第一节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一体化 | 第10-14页 |
1. 社会历史研究法的运用 | 第10-11页 |
2. 想象,在此岸世界:诗与形象思维 | 第11-14页 |
第二节 浪漫主义和启蒙主义的同质化 | 第14-21页 |
1. 摩罗东渐,明镜之鉴:先觉者与反叛者的声音 | 第14-16页 |
2. 革命浪漫主义理论 | 第16-18页 |
3. 中国式的革命浪漫主义范例 | 第18-21页 |
第二章 自然人性化的浪漫主义 | 第21-29页 |
第一节 “从山水之恋到诗之恋”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审美理念的自然契合 | 第23-29页 |
1. 意象与境界 | 第23-26页 |
2. 关于泛神论 | 第26-27页 |
3. 自然人性的复归 | 第27-29页 |
第三章 赵瑞蕻诗学理论的历史评判 | 第29-40页 |
第一节 承学载古,诗体革新 | 第29-33页 |
第二节 赵瑞蕻诗学理论的局限性 | 第33-36页 |
第三节 诗性的存在与精神的张扬 | 第36-40页 |
1. 五四遗风与联大情怀 | 第36-37页 |
2. 中国传统式知识分子的选择 | 第37-38页 |
3. 文学价值的张扬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