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中的侠形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元杂剧中侠形象的确立 | 第12-24页 |
·研究范围界定 | 第12-13页 |
·元代之前侠形象的梳理 | 第13-16页 |
·元杂剧侠形象的界定 | 第16-24页 |
2.元杂剧中侠形象的类型 | 第24-36页 |
·根据人物出身分类 | 第24-30页 |
·富贵之侠 | 第25-26页 |
·吏民之侠 | 第26-27页 |
·草莽之侠 | 第27-28页 |
·仆婢之侠及其他 | 第28-30页 |
·根据脚色体制分类 | 第30-36页 |
·末脚侠形象 | 第31页 |
·旦脚侠形象 | 第31-33页 |
·净脚侠形象 | 第33-34页 |
·杂脚侠形象 | 第34-36页 |
3.元杂剧中侠形象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 第36-50页 |
·侠形象人物类型化的特征及其原因 | 第36-41页 |
·元杂剧中侠形象人物语言的类型化 | 第36-37页 |
·元杂剧中侠形象人物行为的类型化 | 第37-38页 |
·元杂剧中侠形象人物性格的类型化 | 第38-39页 |
·元杂剧中侠形象人物类型化的原因 | 第39-41页 |
·侠形象人物世俗化的特征及其原因 | 第41-50页 |
·元杂剧中侠形象人物的功利化 | 第42-43页 |
·元杂剧中侠形象人物的儒士化 | 第43-44页 |
·元杂剧中侠形象人物的生活化 | 第44-45页 |
·元杂剧中侠形象人物的世俗化的原因 | 第45-50页 |
4.元杂剧中侠形象的功能 | 第50-58页 |
·元杂剧中侠形象的社会功能 | 第50-54页 |
·宣传教化的功能 | 第50-51页 |
·情感宣泄的功能 | 第51-53页 |
·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功能 | 第53-54页 |
·元杂剧中侠形象的艺术功能 | 第54-58页 |
·还原历史拓展内涵 | 第54-55页 |
·解决矛盾推动剧情 | 第55-58页 |
5.元杂剧中侠形象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 第58-62页 |
·义侠题材戏剧的繁荣 | 第58-59页 |
·侠形象世俗化的深入 | 第59-60页 |
·英雄传奇小说的成书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