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咏史诗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绪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咏史诗的界定和产生的原因 | 第14-24页 |
第一节 咏史诗的界定 | 第14-17页 |
第二节 咏史诗产生的原因 | 第17-24页 |
一、咏史诗产生的社会原因 | 第17-20页 |
二、咏史诗产生的文学原因 | 第20-24页 |
第二章 魏晋咏史诗 | 第24-43页 |
第一节 魏代咏史诗 | 第24-29页 |
第二节 两晋咏史诗 | 第29-34页 |
第三节 魏晋咏史诗特点 | 第34-38页 |
一、题材多有开拓,主题内涵渐丰 | 第34-35页 |
二、"正体"和"变体"的两大分流 | 第35-38页 |
第四节 左思与《咏史诗》八首 | 第38-43页 |
一、开创"名为咏史,实为咏怀"的先河 | 第39-40页 |
二、从强调历史史事转而关注人生境遇 | 第40-41页 |
三、左思风力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南北朝咏史诗 | 第43-58页 |
第一节 南北朝咏史诗概况 | 第43-47页 |
第二节 南北朝咏史诗特点 | 第47-52页 |
一、咏史题材的拓展和女性化倾向 | 第47-49页 |
二、"赋得"题咏史诗的出现和创作 | 第49-50页 |
三、组诗的出现 | 第50-52页 |
第三节 颜延之与咏史诗 | 第52-58页 |
一、开创传体咏史诗 | 第52-54页 |
二、结构缜密、铺叙有致 | 第54-55页 |
三、善用典故,讲求对偶 | 第55-58页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咏史诗宏观考察 | 第58-72页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咏史诗的主题思哲 | 第58-66页 |
一、振臂高呼,驰骋疆场——对建功立业的向往 | 第58-60页 |
二、鞭挞时弊,扼腕叹息——对社会现实的愤懑 | 第60-63页 |
三、不累凡尘,飘渺遁世——对隐逸精神的追求 | 第63-66页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咏史诗对唐代咏史诗的影响 | 第66-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