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矿山事故及救护论文

基于ISM的煤矿顶板事故致因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0-13页
     ·研究目的第10页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0-13页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第13-19页
   ·相关理论第13-16页
     ·事故致因理论第13-15页
     ·安全系统理论第15-16页
   ·文献综述第16-19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8页
     ·文献述评第18-19页
第3章 煤矿顶板事故致因因素的确定第19-31页
   ·煤矿顶板事故致因的统计分析第19-26页
   ·煤矿顶板事故致因因素系统分析第26-31页
     ·个体行为系统分析第26-27页
     ·物的因素系统分析第27-28页
     ·环境因素系统分析第28页
     ·管理因素系统分析第28-29页
     ·煤矿顶板事故致因因素总体系统分析第29-31页
第4章 煤矿顶板事故致因 ISM 模型构建第31-41页
   ·结构解析模型(ISM)方法介绍第31页
   ·煤矿顶板事故致因结构解析模型的建立第31-39页
     ·建立系统要素集第31-32页
     ·建立邻接矩阵第32-33页
     ·建立可达矩阵第33页
     ·煤矿顶板事故致因 ISM 模型构建第33-39页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5章 煤矿顶板事故致因 ISM 模型应用第41-51页
   ·模糊综合评价法简介第41-47页
     ·模糊综合评价基本步骤第41-42页
     ·确定评价要素第42页
     ·煤矿顶板事故致因因素权重分析第42-47页
   ·煤矿顶板事故发生模糊综合评判第47-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6章 煤矿顶板事故控制对策建议第51-55页
   ·提高支护技术水平第51-52页
   ·加大对职工培训和教育的力度第52页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第52-53页
   ·完善监督监管体系第53-55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研究结论第55页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附录 调查问卷第61-63页
致谢第63-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o衬底对Ni-Mn-Ga磁性形状记忆薄膜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金属非金属矿山人员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