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期望理论的低级别公职人员非法资产处置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基本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低级别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研究 | 第17-19页 |
·低级别公职人员概念研究 | 第17-18页 |
·经济犯罪概念研究 | 第18-19页 |
·公职人员经济犯罪行为研究 | 第19-21页 |
·公职人员犯罪成本研究 | 第19-20页 |
·公职人员犯罪心理研究 | 第20-21页 |
·公职人员非法资产处置研究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低级别公职人员非法资产处置方式的重构 | 第23-31页 |
·低级别公职人员非法资产处置方式特点分析 | 第23-28页 |
·低级别公职人员经济犯罪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3-27页 |
·统计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低级别公职人员非法资产处置方式的重构 | 第28-30页 |
·传统分类的辨识及缺陷 | 第28-29页 |
·低级别公职人员非法资产处置方式重构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低级别公职人员敛财和资产处置行为分析 | 第31-43页 |
·案例分析 | 第31-33页 |
·典型案例 | 第31-32页 |
·案例分析总结 | 第32-33页 |
·低级别公职人员敛财行为分析 | 第33-36页 |
·敛财阶段犯罪成本分析 | 第33-34页 |
·敛财阶段风险偏好分析 | 第34-36页 |
·低级别公职人员非法资产处置行为分析 | 第36-39页 |
·资产处置阶段需求层次分析 | 第36-37页 |
·资产处置阶段期望效用分析 | 第37-38页 |
·资产处置阶段风险偏好分析 | 第38-39页 |
·资产处置阶段与敛财阶段的对比分析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5章 低级别公职人员非法资产处置模型构建 | 第43-51页 |
·案例分析 | 第43-45页 |
·典型案例 | 第43-44页 |
·案例分析总结 | 第44-45页 |
·非法资产处置模型构建 | 第45-49页 |
·模型概念的辨识 | 第45-46页 |
·非法资产处置模型假设 | 第46-47页 |
·非法资产处置路径设计 | 第47-49页 |
·模型结果分析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6章 对策建议 | 第51-57页 |
·基于非法资产处置方式特点提出对策建议 | 第51-52页 |
·基于非法资产处置心理特点提出对策建议 | 第52-54页 |
·基于非法资产处置模型提出对策建议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7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本文总结 | 第57-58页 |
·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