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细胞学鉴定和控制大豆种子低镉积累基因的克隆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第一篇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的细胞学鉴定第15-7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22页
  摘要第15页
   ·普通小麦的遗传改良第15-16页
   ·新麦草属研究现状第16-18页
     ·新麦草属物种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第16页
     ·新麦草属植物遗传资源评价以及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第16-18页
   ·远缘杂交后代的遗传分析第18-21页
     ·异染色体系的创造第19页
     ·外源遗传物质的检测第19-21页
       ·形态学鉴定第19-20页
       ·染色体配对分析第20页
       ·Giemsa C-带第20页
       ·种子储藏蛋白第20页
       ·原位杂交第20-21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小麦—华山新麦草杂种F_1衍生后代BC_2和BC_1F_1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研究第22-30页
  摘要第22-23页
   ·材料和方法第23-24页
     ·植物材料第23-24页
     ·方法第24页
   ·结果第24-27页
     ·BC_2和BC_1F_1群体的染色体数目分布第24-25页
     ·不同组合之间染色体数目分布第25-27页
   ·讨论第27-30页
     ·回交亲本影响衍生后代的染色体数目分布第27-28页
     ·连续多代的回交严重导致外源染色体的丢失第28-30页
 第三章 小麦-华山新麦草附加系的鉴定和筛选第30-46页
  摘要第30-31页
   ·材料和方法第31-36页
     ·植物材料第31页
     ·方法第31-36页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第31页
       ·Giemsa C-带第31-33页
       ·GISH第33-36页
       ·田间农艺性状鉴定第36页
   ·结果第36-42页
     ·减数分裂时期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第36-39页
     ·Giemsa C-带鉴定外源染色体第39-40页
     ·GISH检测外源染色体第40-41页
     ·农艺性状的考察第41-42页
   ·讨论第42-46页
     ·筛选和鉴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染色体系第42-44页
     ·华山新麦草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第44页
     ·小麦与华山新麦草染色体间的罗宾逊易位第44-46页
 第四章 华山新麦草3Ns染色体对小麦条锈病的抗性研究第46-56页
  摘要第46-47页
   ·材料与方法第47-48页
     ·植物材料第47-48页
     ·方法第48页
       ·花粉母细胞观察第48页
       ·Giemsa C-带第48页
       ·GISH分析第48页
       ·田间条锈病抗性鉴定第48页
   ·结果第48-53页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观察第48-50页
     ·利用Giemsa C-带鉴别外源染色体第50-51页
     ·GISH鉴定华山新麦草染色休第51-52页
     ·小麦条锈病的鉴定第52-53页
   ·讨论第53-56页
 第五章 抗条锈病的小麦-华山新麦草部分双二倍体的鉴定和选育第56-65页
  摘要第56-57页
   ·材料与方法第57-59页
     ·植物材料第57-58页
     ·方法第58-59页
       ·花粉母细胞观察第58页
       ·Giemsa C-带第58页
       ·田间条锈病抗性鉴定第58页
       ·SDS-PAGE分析第58-59页
   ·结果第59-63页
     ·部分双二倍体的染色体配对分析第59页
     ·Giemsa C-带鉴定部分双二倍体染色体组组成第59-61页
     ·SDS-PAGE分析储藏蛋白亚基组成第61-63页
     ·条锈病抗性鉴定第63页
   ·讨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5页
第二篇 控制大豆种子低镉积累基因的克隆第75-131页
 第六章 文献综述第75-81页
  摘要第75页
   ·土壤镉污染及其危害第75-76页
   ·植物P_(1B)-ATPase-HMA基因研究第76-78页
     ·植物金属元素转移基因类型第76-77页
     ·P_(1B)-ATPase-HMA类型及其功能第77-78页
     ·HMA3阻止镉进入木质部第78页
   ·植物基因功能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78-79页
   ·大豆重要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第79-80页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0-81页
 第七章 大豆镉胁迫下利用QRT-PCR实时定量技术进行内参基因筛选和评价第81-96页
  摘要第81-83页
   ·材料和方法第83-84页
     ·植物材料第83页
     ·方法第83-84页
       ·RNA的提取第83-84页
       ·qRT-PCR引物设计第84页
       ·qRT-PCR和数据分析第84页
   ·结果与分析第84-90页
     ·候选基因的PCR效率以及扩增产物的特异性第84-85页
     ·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第85页
     ·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分析第85-90页
   ·讨论第90-93页
  附表第93-96页
 第八章 GMHMA3控制大豆种子的镉积累第96-117页
  摘要第96-97页
   ·材料与方法第97-100页
     ·植物材料第97页
     ·方法第97-100页
       ·候选基因的鉴定第97-98页
       ·候选基因的克隆第98页
       ·序列比对和进化树构建第98页
       ·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第98页
       ·单碱基突变的验证和基因型测定第98-99页
       ·单碱基突变与种子高、低镉积累的关联分析第99页
       ·转化酵母细胞的重金属敏感性分析第99-100页
   ·结果与讨论第100-107页
     ·候选基因的鉴定第100页
     ·序列比对揭示单碱基突变第100-102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种子镉积累之间的功能连锁分析第102页
     ·GmHMA3的表达分析第102-103页
     ·酵母细胞验证GmHMA3的功能第103-107页
  附表第107-117页
 第九章 GMHMA3对其它金属元素转移能力及酵母细胞亚定位研究第117-123页
  摘要第117-118页
   ·材料与方法第118-119页
     ·材料第118页
     ·方法第118-119页
       ·转化酵母细胞的金属敏感性分析第118页
       ·转化酵母细胞的亚定位第118-119页
   ·结果与讨论第119-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31页
致谢第131-13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第133-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航天诱变突变体变异分析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节节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的分子鉴定与育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