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菌类论文

冬虫夏草无性型原生质体制备及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文献综述第9-15页
   ·冬虫夏草的研究概述第9页
   ·原生质体的研究概况第9-11页
     ·原生质体制备技术第9-10页
     ·虫生真菌原生质体制备技术的研究概况第10页
     ·原生质体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0-11页
   ·遗传多样性的含义第11-13页
   ·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分子标记技术第13-14页
   ·交配型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交配型基因在有性生殖方面的研究进展第14页
     ·交配型基因在系统发育及遗传变异性上的应用第14-15页
2 引言第15-17页
3 实验材料第17-21页
   ·供试菌株及其来源第17-18页
   ·主要培养基第18-19页
   ·主要仪器及试剂第19-20页
   ·所需溶液第20-21页
4 实验方法第21-27页
   ·冬虫夏草菌株的分离第21页
     ·组织分离第21页
     ·子囊孢子弹射分离第21页
     ·单子囊孢子分离第21页
   ·菌种分离结果的鉴定第21页
   ·菌丝体的制备第21-22页
     ·酶解所需菌丝体的制备第21-22页
     ·DNA 提取所需菌丝体的制备第22页
   ·原生质体的制备第22-23页
     ·酶解体系的筛选第22页
     ·同种酶解体系中酶的不同浓度配比的筛选第22页
     ·酶解时间的筛选第22页
     ·酶液的 pH 的筛选第22页
     ·渗透压稳定剂的筛选第22-23页
     ·渗透压稳定剂浓度的筛选第23页
   ·DNA 的提取与纯化第23页
   ·DNA 浓度和质量的检测第23-24页
     ·凝胶电泳检测第23页
     ·紫外吸收检测第23-24页
   ·ISSR 用于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第24-25页
     ·ISSR引物的筛选第24页
     ·ISSR-PCR反应条件及程序第24页
     ·ISSR扩增产物的检测第24页
     ·ISSR电泳图谱统计与分析第24-25页
   ·交配型基因mat1-2-1用于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第25-27页
     ·mat1-2-1基因扩增引物第25页
     ·交配型基因mat1-2-1的扩增反应体系第25页
     ·扩增程序第25-26页
     ·测序第26页
     ·序列分析第26-27页
5 结果与分析第27-43页
   ·菌种分离结果鉴定第27-28页
     ·组织分离与子囊弹射分离获得的菌株的鉴定第27页
     ·单子囊孢子分离菌株的鉴定-冬虫夏草微循环产孢第27-28页
   ·中国被毛孢分生孢子的液体培养第28-31页
     ·分生孢子液体培养的生长过程第28-30页
     ·分生孢子微循环产孢的方式第30-31页
     ·芽生孢子的形成方式第31页
   ·原生质体制备结果与分析第31-36页
     ·酶解体系的筛选第31-32页
     ·同种酶解体系中酶的不同浓度配比的筛选第32页
     ·酶解最佳时间的筛选第32-33页
     ·酶液的 pH 值的筛选第33-34页
     ·渗透压稳定剂的筛选第34页
     ·渗透压稳定剂浓度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第34-35页
     ·原生质体产生方式观察第35-36页
   ·基因组DNA琼脂糖检测第36页
   ·ISSR用于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第36-41页
     ·ISSR扩增引物筛选结果第36-37页
     ·多态性分析第37-39页
     ·中国被毛孢菌株的ISSR聚类分析第39-41页
   ·交配型基因 mat1-2-1用于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第41-43页
     ·mat1-2-1基因的PCR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第41页
     ·mat1-2-1基因序列分析第41页
     ·交配型基因分析第41-43页
6 讨论第43-47页
   ·冬虫夏草无性型菌株的鉴定及其生长过程的观察第43页
   ·菌龄对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第43-44页
   ·原生质体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第44-45页
     ·酶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第44页
     ·酶解时间第44页
     ·渗透压稳定剂的种类和浓度第44-45页
   ·ISSR分子技术第45页
   ·交配型基因mat1-2-1第45页
   ·ISSR 分子技术和交配型基因mat1-2-1 的比较第45-47页
7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3页
致谢第53-54页
作者简介第5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DNA-AFLP分析茶树喷施化学杀虫剂前后的基因表达谱差异
下一篇:不同基因型小麦抗旱性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