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21页
   ·学校归属感研究综述第12-14页
     ·归属与学校归属感第12页
     ·国外学校归属感研究综述第12-13页
     ·国内学校归属感研究第13-14页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第14-16页
     ·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提出与扩展第14页
     ·自我效能感作用第14页
     ·自我效能感在国内的研究第14-15页
     ·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第15-16页
   ·初中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综述第16-19页
     ·人际关系概念的界定第16页
     ·中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第16-17页
     ·中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第17-19页
   ·初中学生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和人际交往的综合研究第19-21页
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假设第21-23页
   ·问题的提出第21页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第21-22页
   ·研究假设第22页
   ·本研究的重要意义第22-23页
     ·理论意义第22页
     ·实践意义第22-23页
3 研究方法第23-26页
   ·研究对象第23-24页
   ·研究工具第24页
     ·学校归属感量表(PSSM中文版)第24页
     ·自我效能感量表第24页
     ·人际关系量表第24页
   ·研究程序第24-25页
   ·数据统计方法第25-26页
4 研究结果第26-44页
   ·对初中生学校归属感的研究分析第26-28页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的年龄差异分析第26-27页
     ·初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在性别方面的差异第27页
     ·初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在年级上的差异第27页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第27-28页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在生源地户口方面的差异第28页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在父母教养方式方面的差异第28页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那在性格类型方面的差异第28页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第28-32页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分析第28-29页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年龄方面的差异第29-30页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年级方面的差异第30页
     ·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第30页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生源地户口方面的差异第30-31页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教养方式方面的差异第31页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性格类型上的差异第31-32页
   ·初中生人际关系研究结果第32-41页
     ·初中生人际关系的性别差异状况第32页
     ·初中生人际关系在年龄方面的差异第32-36页
     ·初中生人际关系在年级方面的差异第36-38页
     ·初中生人际关系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第38页
     ·初中生人际关系在生源地户口方面的差异第38-39页
     ·初中生人际关系在父母教养方式方面的差异第39-41页
     ·初中生人际关系在性格类型方面的差异第41页
   ·初中学生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第41-42页
     ·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第41-42页
   ·初中学生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的回归分析第42-44页
     ·初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对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第42页
     ·初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对人际关系的回归分析第42页
     ·初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对人际关系的回归分析第42-43页
     ·初中学生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对人际关系的回归分析第43-44页
5 综合讨论第44-47页
   ·初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分析与讨论第44页
   ·初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分析与讨论第44-45页
   ·针对初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分析与讨论第45-46页
   ·针对初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的分析和讨论第46-47页
6 结论第47-48页
7 思考与建议第48-50页
8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附录第53-57页
后记(含致谢)第57-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对称性客体替代掩蔽注意转换机制的探究
下一篇:我国监狱服刑人员权益保障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