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配准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1 绪论 | 第9-12页 |
| ·图像配准技术的原理及意义 | 第9-10页 |
| ·图像配准原理 | 第9-10页 |
| ·图像配准的意义 | 第10页 |
| ·图像配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 第10-11页 |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 2 图像预处理 | 第12-24页 |
| ·真彩色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 | 第12-13页 |
| ·图像空间变换模型 | 第13-16页 |
| ·刚体变换 | 第13-14页 |
| ·仿射变换 | 第14-15页 |
| ·投影变换 | 第15-16页 |
| ·非线性变换 | 第16页 |
| ·灰度插值 | 第16-19页 |
| ·最近邻插值法 | 第17-18页 |
| ·双线性插值法 | 第18页 |
| ·立方卷积插值法 | 第18-19页 |
| ·图像边缘检测 | 第19-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3 基于灰度的图像配准 | 第24-42页 |
| ·空域互相关 | 第24-27页 |
| ·空域互相关原理 | 第24-25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27页 |
| ·相位相关 | 第27-31页 |
| ·相位相关原理 | 第27-29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9-31页 |
| ·Radon变换 | 第31-36页 |
| ·Radon变换原理 | 第31-35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36页 |
| ·自适应极坐标变换 | 第36-41页 |
| ·对数极坐标变换 | 第36-37页 |
| ·自适应极坐标变换 | 第37-39页 |
| ·投影变换 | 第39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4 基于特征点的图像配准 | 第42-64页 |
| ·Harris特征点提取 | 第44-50页 |
| ·Harris特征点提取 | 第44-45页 |
| ·非最大抑制 | 第45-46页 |
| ·Harris算子性能分析 | 第46-50页 |
| ·SIFT特征提取算子 | 第50-58页 |
| ·SIFT特征提取算子 | 第50-55页 |
| ·SIFT算子性能分析 | 第55-58页 |
| ·特征点的匹配 | 第58-62页 |
| ·归一化互相关法 | 第58-59页 |
| ·Hausdorff距离 | 第59-61页 |
| ·消除误匹配 | 第61-62页 |
| ·Harris算法与SIFT算法性能比较与分析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4-65页 |
| ·本文工作及成果总结 | 第64页 |
|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的项目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