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频发微震作用下三峡库首段典型滑坡变形机制及动力响应研究

作者简介第1-7页
摘要第7-11页
ABSTRACT第11-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35页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第19-21页
     ·研究背景及选题来源第19-20页
     ·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第20-2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29页
     ·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21-23页
     ·三峡库首段滑坡变形机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23-24页
     ·滑坡不良地质单元工程性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24-26页
     ·地震及水位波动对涉水滑坡影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26-27页
     ·目前研究中存在或亟待解决的问题第27-29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9-35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9-31页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31-32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32-33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33-35页
第二章 典型滑坡工程地质特性及库首段近年地震数据分析第35-52页
 §2.1 引言第35-36页
 §2.2 黄土坡临江滑坡体工程地质特性第36-42页
     ·黄土坡滑坡概况第36-37页
     ·临江滑坡工程地质特性及变形趋势第37-42页
 §2.3 桥头滑坡工程地质特性第42-46页
     ·桥头滑坡基本概况第42-43页
     ·桥头滑坡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变形趋势第43-46页
 §2.4 库首段近年水位运营及发震数据分析第46-51页
 §2.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三章 水岩(土)耦合作用对滑坡不良地质单元的影响研究第52-69页
 §3.1 引言第52-53页
 §3.2 研究样本的选取原则第53-54页
 §3.3 滑坡不良地质单元的同源性分析第54-62页
     ·样本矿物及化学全组分测试第54-56页
     ·基于矿物成分及化学全组分对样本同源性的判断第56-58页
     ·基于黏土矿物水岩(土)作用分析同源性演变过程第58-60页
     ·从颗粒级配特征分析样本的同源性特征第60-62页
 §3.4 滑体中水岩(土)耦合作用机制分析第62-68页
     ·地下水对岩体结构的影响第62-67页
     ·水岩(土)作用下黏土矿物对滑坡体的影响第67-68页
 §3.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四章 黄土坡滑坡原状滑带土力学特性研究第69-87页
 §4.1 黄土坡临江滑坡滑带土基本特性第69-71页
     ·临江滑坡滑带土的基本描述第69-70页
     ·获取原状滑带土力学参数存在的问题探讨第70-71页
 §4.2 基于CT扫描和仿真试验研究原状滑带土力学参数第71-78页
     ·原状样本的采集第71页
     ·对原状滑带土进行CT扫描及数字化处理第71-74页
     ·对滑带土中细组构的直剪试验研究第74页
     ·原状滑带土的数值试验研究第74-76页
     ·原状滑带土的数值试验第76-78页
 §4.3 原状滑带土的力学特性及变形机制第78-85页
     ·滑带土内摩擦角的影响因素分析第78-81页
     ·滑带土黏聚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第81-85页
 §4.4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五章 黄土坡滑坡剪切错动结构面力学特性专题研究第87-110页
 §5.1 引言第87-88页
 §5.2 结构面剪切测试说明及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第88-92页
     ·结构面测试的基本说明第88-89页
     ·测试样本的制备与注意事项第89-90页
     ·现有结构面剪切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讨论第90-92页
 §5.3 测试剪切错动结构面力学性质的探索第92-102页
     ·对剪切错动结构面的力学测试第92-94页
     ·结构面表面形态对力学强度的影响第94-102页
 §5.4 基于数值试验研究结构面的剪切强度第102-109页
     ·非闭合结构面的数值仿真试验第103-105页
     ·闭合结构面的数值仿真试验第105-109页
 §5.5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六章 黄土坡临江滑坡典型岩土单元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第110-158页
 §6.1 引言第110页
 §6.2 滑带土及软弱(泥化)夹层动响应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第110-134页
     ·测试样本概况及试验备样第110-113页
     ·动三轴测试的试验过程第113-115页
     ·动三轴测试结果及数据分析第115-123页
     ·三种试样黏弹性动力学本构模型研究第123-134页
 §6.3 滑坡下覆T_2b~3 典型岩体动力响应特性的专题研究第134-156页
     ·测试样本的选取、制备第135-138页
     ·测试仪器介绍及测试工况说明第138-140页
     ·岩体动循环测试数据分析第140-156页
 §6.4 本章小结第156-158页
第七章 频发微震作用下库首段典型滑坡动力响应及变形机制第158-204页
 §7.1 引言第158页
 §7.2 频发微震下黄土坡临江滑坡的力学响应及变形机制第158-186页
     ·黄土坡临江滑坡体3D地质模型的建立第158-160页
     ·计算参数、边界条件以及数值计算流程说明第160-169页
     ·滑坡动响应和变形机制多场耦合计算成果分析第169-186页
 §7.3 频发微震下桥头滑坡动力响应及变形机制的数值模拟第186-200页
 §7.4 频发微震下两类松散型滑坡动响应及变形机制对比第200-203页
 §7.5 本章小结第203-204页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第204-208页
 §8.1 结论第204-207页
 §8.2 展望第207-208页
致谢第208-209页
参考文献第209-217页

论文共2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研究
下一篇:新疆准噶尔含煤盆地煤及燃煤电厂燃煤副产物研究--煤质特征及燃煤副产物的潜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