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21页
 一、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第8-10页
  (一) 选题缘由第8-9页
  (二) 选题意义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8页
  (一) 关于学科等级制度的研究第10-11页
  (二) 关于重点学科的研究第11-18页
 三、概念界定第18-19页
  (一) 学科等级制度第18页
  (二) 学科建设第18-19页
  (三) 重点学科第19页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9-21页
  (一) 研究内容第19-20页
  (二) 研究方法第20-21页
第一章 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的建构第21-59页
 第一节 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的生成第21-27页
  一、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缘起第21-24页
  二、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的跟进第24-27页
 第二节 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的运行第27-51页
  一、国家重点学科的三次评选与建设第27-34页
  二、省级重点学科的评选与建设——以江苏省为例第34-45页
  三、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的运行机制第45-51页
 第三节 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的特征第51-59页
  一、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的政策性第51-54页
  二、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的层级性第54-56页
  三、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的封闭性第56-59页
第二章 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的利弊分析第59-90页
 第一节 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的贡献第59-69页
  一、重点大学综合水平的提升第59-60页
  二、重点学科学术竞争力的提升第60-69页
 第二节 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的弊端第69-76页
  一、重点学科标准的相对性第69-72页
  二、重点学科评选数量的计划性第72-75页
  三、重点学科建设的行政性第75-76页
 第三节 对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的反思第76-90页
  一、学科发展的不均衡与“马太效应”第76-84页
  二、学科建设中的“择优”与“去劣”第84-86页
  三、学科建设的“点”、“线”、“面”第86-90页
第三章 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变革的政策选择第90-111页
 第一节 淡化重点学科评选中的行政主导第90-95页
  一、重点学科:谁来评第90-92页
  二、重点学科:怎么评第92-94页
  三、重点学科:评多少第94-95页
 第二节 强化重点学科建设中的退出机制第95-103页
  一、实施重点学科标杆管理第95-98页
  二、完善重点学科评估制度第98-101页
  三、强化重点学科淘汰机制第101-103页
 第三节 缩小重点学科与非重点学科的差距第103-111页
  一、从等级地位到学术荣誉第103-106页
  二、从定向投入到竞争性投入第106-109页
  三、从重“点”建设到科际整合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8页
致谢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德育的道德体验法
下一篇:知识社会视野中的学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