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的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8-31页 |
·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技术标准经济学与网络外部性 | 第18-19页 |
·企业生态位理论 | 第19-20页 |
·网络治理理论 | 第20-21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文献综述与分析 | 第21-27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机理研究综述 | 第21-22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生态学特征研究综述 | 第22-24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特征分析 | 第24-25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机会主义行为分析 | 第25-27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研究综述 | 第27-31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内涵与特征 | 第27-28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模式研究综述 | 第28-29页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研究综述 | 第29-31页 |
第3章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的一般性分析 | 第31-38页 |
·决策机制 | 第31-32页 |
·决策主体 | 第31页 |
·决策权配置 | 第31-32页 |
·决策权支持体系 | 第32页 |
·谈判协调机制 | 第32-34页 |
·自主知识产权 | 第32-33页 |
·用户基础规模与市场地位 | 第33页 |
·政府支持 | 第33-34页 |
·平台定价机制 | 第34-35页 |
·专利交叉许可定价 | 第34页 |
·补贴定价 | 第34-35页 |
·源代码开放 | 第35页 |
·约束机制 | 第35-38页 |
·网络声誉约束 | 第36页 |
·专用性资产投资锁定 | 第36-38页 |
第4章 不同治理模式的治理机制分析 | 第38-58页 |
·治理模式划分依据 | 第38页 |
·俱乐部治理模式 | 第38-44页 |
·俱乐部模式分析 | 第39-40页 |
·俱乐部模式的治理机制分析 | 第40-44页 |
·辐射型治理模式 | 第44-51页 |
·辐射型模式分析 | 第45-46页 |
·辐射型模式的治理机制分析 | 第46-51页 |
·渗透型治理模式 | 第51-58页 |
·渗透型治理模式分析 | 第51-53页 |
·渗透型模式的治理机制分析 | 第53-58页 |
第5章 案例研究 | 第58-83页 |
·案例研究设计 | 第58-61页 |
·案例研究总体思路 | 第58页 |
·案例选择背景 | 第58-60页 |
·本案例研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 第60-61页 |
·基于俱乐部模式的TD-SCDMA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研究 | 第61-69页 |
·TD-SCDMA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 第61-62页 |
·TD-SCDMA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 | 第62-69页 |
·基于辐射型模式的微软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研究 | 第69-75页 |
·微软创新生态系统分析 | 第69-70页 |
·微软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 | 第70-75页 |
·基于渗透型模式的Linux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研究 | 第75-80页 |
·Linux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 第75-76页 |
·Linux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 | 第76-80页 |
·案例研究结论及管理建议 | 第80-83页 |
·案例研究结论 | 第80-81页 |
·管理建议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