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中国化“易卜生主义”对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及女性意识的影响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8页
绪论第8-12页
第一章 中国化“易卜生主义”的构建第12-20页
 第一节 胡适视野中的“易卜生主义”——“五四”启蒙者对易卜生思想的功利化改造第12-17页
 第二节 被创造出来的“女性主义”——中国化“易卜生主义”内涵第17-20页
第二章 披着女权外衣的现代社会启蒙者——娜拉在中国的影响及命运第20-32页
 第一节 娜拉的新生(“五四”时期)——中国文学“娜拉”群像的构建13第20-24页
 第二节 娜拉的隐匿(“五四”落潮至改革开放前)——无性化的文学年代第24-28页
  一、 “五四”落潮至建国前第24-25页
  二、 建国十七年至文革十年第25-28页
 第三节 娜拉的复归(改革开放后至八十年代中期)——重拾“五四”启蒙传统第28-32页
第三章 从娜拉到艾梨达、吕达、海达·高布乐——论易卜生后期戏剧“女性主义”内涵的现代性意蕴第32-41页
 第一节 易卜生后期戏剧“女性主义”内涵的现代性意蕴第32-34页
 第二节 从娜拉到艾梨达——外部抗争到心灵的挣扎第34-35页
 第三节 弗洛伊德理论视角下的“易卜生主义”与新时期中国女性文学——《小艾友夫》与《玫瑰门》的变态性心理描写第35-41页
结语第41-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迪伦马特侦探作品中的正义观
下一篇:现代焦虑中的欲望叙述--论路遥小说的精神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