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浸没膜系统去除地下水中微量物质的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31页 |
·复合式浸没膜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 第11-16页 |
·膜分离技术及膜生物反应器 | 第11-14页 |
·微滤技术 | 第14页 |
·膜分离技术与其他技术的复合 | 第14-16页 |
·微量物质去除技术概述 | 第16-31页 |
·铁锰去除技术综述 | 第16-19页 |
·氨氮去除技术综述 | 第19-21页 |
·硼去除技术综述 | 第21-25页 |
·砷去除技术综述 | 第25-31页 |
第二章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目标 | 第31-34页 |
·课题背景 | 第31-32页 |
·研究目标 | 第32-33页 |
·研究思路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试验装置和分析仪器 | 第34-36页 |
·膜组件 | 第34页 |
·膜槽设计 | 第34页 |
·其他装置简介 | 第34页 |
·水样的分析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氧化方法与浸没式膜的复合 | 第36-79页 |
·前期的探索实验 | 第36-49页 |
·单纯曝气对铁氧化去除的效果 | 第36-37页 |
·次氯酸钠用量和反应时间对铁氧化去除的影响 | 第37-39页 |
·铁/锰共存时的影响 | 第39-41页 |
·铁和锰不同浓度水平时的去除效果 | 第41-43页 |
·铁的次氯酸钠氧化过程中pH 值影响 | 第43-44页 |
·铁/锰次氯酸钠氧化浸没式微滤膜过滤试运行 | 第44-47页 |
·膜清洗研究 | 第47-48页 |
·探索实验小结 | 第48-49页 |
·pH 值对于处理效果和膜性能的影响 | 第49-52页 |
·pH 值对铁处理效果和膜性能的影响 | 第49-51页 |
·pH 值对锰处理效果和膜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水力停留时间的影响研究 | 第52-55页 |
·铁氧化反应水力停留时间的确定 | 第52-55页 |
·锰氧化反应水力停留时间的确定 | 第55页 |
·曝气量的影响研究 | 第55-60页 |
·曝气量对锰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55-57页 |
·曝气量对铁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57-59页 |
·曝气量对系统影响的总结 | 第59-60页 |
·间歇抽吸的影响研究 | 第60-62页 |
·间歇抽吸与连续运行的对比研究 | 第60页 |
·间歇周期长短的影响研究 | 第60-61页 |
·停抽时间的确定 | 第61页 |
·不同运行阶段的对比研究 | 第61-62页 |
·pH 值调节下铁锰曝气氧化浸没膜过滤试验 | 第62-70页 |
·各次对比试验的运行结果汇总 | 第62-65页 |
·对比分析结论 | 第65-66页 |
·污染物粒径分布试验 | 第66-70页 |
·铁锰次氯酸钠氧化浸没膜过滤试验 | 第70-77页 |
·产物粒径分布研究 | 第70-75页 |
·铁锰次氯酸钠氧化和曝气氧化对比的浸没膜试验 | 第75-77页 |
·工程初步计算 | 第77-79页 |
第五章 吸附方法和浸没式膜的复合 | 第79-122页 |
·铁/锰-沸石吸附烧杯试验 | 第79-84页 |
·小粒径沸石吸附优势的验证 | 第79-80页 |
·铁/锰的竞争吸附 | 第80页 |
·斜发沸石/丝光沸石的吸附效果比较 | 第80-81页 |
·吸附等温线 | 第81-84页 |
·铁/锰-沸石吸附浸没膜试验 | 第84-87页 |
·出水浓度 | 第84-85页 |
·沸石吸附能力 | 第85页 |
·膜过滤性能 | 第85-86页 |
·色度的去除 | 第86页 |
·膜污染的清除 | 第86-87页 |
·氨氮-沸石吸附的烧杯试验 | 第87-92页 |
·10#沸石的吸附行为研究 | 第87-88页 |
·9#沸石的吸附行为研究 | 第88-89页 |
·6#沸石的吸附行为研究 | 第89-92页 |
·氨氮-沸石吸附浸没膜过滤试验 | 第92-113页 |
·数据处理举例说明 | 第93-95页 |
·沸石投加浓度的影响研究 | 第95-98页 |
·沸石粒径的影响研究 | 第98-101页 |
·曝气量的影响研究 | 第101-104页 |
·间歇操作的影响研究 | 第104页 |
·临界通量研究 | 第104-108页 |
·水力停留时间的影响研究 | 第108-109页 |
·固体填充模式研究 | 第109-113页 |
·硼/砷-吸附剂吸附的烧杯试验 | 第113-120页 |
·硼-吸附剂的筛选 | 第113-118页 |
·砷-吸附剂的筛选 | 第118-120页 |
·GRY 与沸石对浸没膜过滤系统的影响对比 | 第120-122页 |
·GRY 与沸石物理性质的对比 | 第120页 |
·膜过滤性能的对比 | 第120页 |
·吸附剂投加浓度和曝气量的影响对比 | 第120-122页 |
第六章 水力学特性研究 | 第122-129页 |
·错流速率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122-123页 |
·影响错流速率的因素分析 | 第123-129页 |
·曝气强度 | 第123-124页 |
·膜槽深度 | 第124-126页 |
·上升区和下降区的面积比 | 第126-127页 |
·膜槽底面积 | 第127-128页 |
·小结 | 第128-129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129-132页 |
·试验总结 | 第129-130页 |
·膜污染因素分析及对策 | 第130-131页 |
·操作因素 | 第130-131页 |
·设计因素 | 第131页 |
·对策分析 | 第131页 |
·展望 | 第131-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37页 |
附录 | 第137-142页 |
致谢 | 第142-1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