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0-12页 |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第2章 轴系扭振机理及关键技术研究 | 第13-40页 |
·轴系扭转振动计算模型 | 第13-16页 |
·轴系扭转振动计算方法 | 第16-19页 |
·气缸负荷不均匀性及双机并车系统两机相位差问题研究 | 第19-31页 |
·不考虑气缸负荷不均匀性 | 第22-26页 |
·考虑气缸负荷不均匀性 | 第26-31页 |
·螺旋桨激励对轴系扭振的影响 | 第31-38页 |
·螺旋桨激励对柴油机轴系扭振的影响 | 第31-36页 |
·螺旋桨激励对非柴油机轴系扭振的影响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3章 扭振计算软件开发方案研究 | 第40-70页 |
·软件工程基本理论 | 第40-46页 |
·软件开发与软件工程 | 第40-42页 |
·软件的生命周期模型 | 第42-46页 |
·扭振计算软件需求分析及总体方案设计 | 第46-49页 |
·扭振计算软件详细设计方案研究 | 第49-65页 |
·界面设计研究 | 第49-52页 |
·计算模块研究 | 第52-55页 |
·图形及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第55-59页 |
·轴系部件数据库研究 | 第59-65页 |
·软件测试 | 第65-67页 |
·软件维护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4章 软件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 | 第70-94页 |
·自定义柴油机气体切向力简谐系数 | 第70-74页 |
·经验系数法 | 第70-71页 |
·示功图法 | 第71-72页 |
·模拟示功图法 | 第72-74页 |
·多分支轴系扭振当量图的绘制 | 第74-76页 |
·复杂轴系多工况处理及算法的正确性验证 | 第76-85页 |
·轴系扭振应力衡准值的集成 | 第85-90页 |
·曲轴 | 第85-86页 |
·推力轴和中间轴 | 第86-87页 |
·螺旋桨轴和艉管轴 | 第87-88页 |
·发电机传动轴 | 第88-89页 |
·扭振应力衡准在软件中的集成 | 第89-90页 |
·轴系部件数据表的设计 | 第90-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5章 计算实例及分析 | 第94-99页 |
·中高速机推进轴系扭振计算与分析 | 第94-96页 |
·系统描述 | 第94页 |
·计算结果 | 第94-96页 |
·双机并车推进轴系扭振计算与分析 | 第96-99页 |
·系统描述 | 第96-97页 |
·计算结果 | 第97-9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1页 |
·论文总结 | 第99页 |
·工作展望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105-106页 |
附录 | 第106-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