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9-12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本研究的创新性 | 第11-12页 |
| 第二部分 理论综述 | 第12-25页 |
| ·心理咨询中"同感"研究的综述 | 第12-18页 |
| ·同感的历史起源 | 第12-13页 |
| ·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 ·同感的本质 | 第14-15页 |
| ·同感的研究主题 | 第15-17页 |
| ·小结 | 第17-18页 |
| ·关于"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的综述 | 第18-25页 |
| ·会话分析的创立和发展 | 第18-20页 |
| ·会话分析的理论框架和重要概念 | 第20-23页 |
| ·关于会话分析的研究概况 | 第23-25页 |
| 第三部分 研究设计 | 第25-31页 |
| ·研究流程 | 第25-26页 |
| ·研究假设 | 第26页 |
| ·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 ·会话分析的研究步骤 | 第26-27页 |
|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 ·语料收集与处理 | 第28-31页 |
| ·语料来源 | 第28页 |
| ·语料的转写和整理 | 第28-29页 |
| ·语料的处理与分析 | 第29-31页 |
| 第四部分 分析和讨论 | 第31-47页 |
| ·同感的会话结构 | 第31-36页 |
| ·同感互动的三阶段序列结构 | 第31-34页 |
| ·同感循环的模式 | 第34-36页 |
| ·同感的类型 | 第36-40页 |
| ·认知性同感(cognitive empathy) | 第37-38页 |
| ·情感性同感(affective empathy) | 第38-40页 |
| ·咨询师表达同感的会话策略 | 第40-45页 |
| ·第一人称表述 | 第40-42页 |
| ·异于日常会话的修正机制 | 第42-45页 |
| ·同感失败的标志 | 第45-47页 |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47-49页 |
| ·关于同感的序列结构 | 第47页 |
| ·关于同感的类型 | 第47-48页 |
| ·关于咨询师表达同感的会话策略 | 第48页 |
| ·关于同感失败的标志 | 第48-49页 |
| 第六部分 研究局限与建议 | 第49-50页 |
| ·本论文的局限性 | 第49页 |
| ·研究改进的建议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