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20页 |
·乡镇财政的概念 | 第15页 |
·乡镇财政职能的分析 | 第15-16页 |
·资源配置职能 | 第15页 |
·收入分配职能 | 第15-16页 |
·监督调节职能 | 第16页 |
·乡镇财政的基本内容 | 第16-17页 |
·乡镇财政的收入构成 | 第16-17页 |
·乡镇财政的支出构成 | 第17页 |
·乡镇财政体制的历史变迁 | 第17-20页 |
·不完备的建国初期乡镇财政(1949—1958) | 第17-18页 |
·人民公社财政(1958—1983) | 第18页 |
·逐步走向困境的乡镇财政(1983—) | 第18-20页 |
第3章 欠发达地区乡镇财政困境的分析——X镇为例 | 第20-32页 |
·X镇简介 | 第20页 |
·X镇财政收支构成 | 第20-23页 |
·当前X镇财政困境及其表现 | 第23-27页 |
·X镇财政收支矛盾加剧,收支缺口加大 | 第23-24页 |
·X镇债务情况 | 第24-26页 |
·“吃饭”财政更加紧张 | 第26-27页 |
·X镇财政困境成因分析 | 第27-30页 |
·转移支付制度不健全 | 第28页 |
·乡镇政府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 | 第28页 |
·财源严重不足,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 第28-29页 |
·财政管理不规范,乡镇财政支出不断膨胀 | 第29-30页 |
·财政困境对X镇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30-32页 |
·影响农村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 | 第30-31页 |
·加重农民负担,抵消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 | 第31-32页 |
第4章 发达地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经验与启示 | 第32-38页 |
·江苏省乡镇财政体制改革 | 第32-33页 |
·调整了省级、市级、县级的财政体制 | 第32页 |
·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 | 第32页 |
·实行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 第32-33页 |
·山东省进行的县乡财政公共收支制度改革 | 第33-34页 |
·实行预算统编 | 第33页 |
·实行了省管县和乡财县管的财政体制 | 第33-34页 |
·合理划分了市、县、乡的财政收入及财力分配结构 | 第34页 |
·浙江省实施乡镇财政体制改革 | 第34-35页 |
·其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34-35页 |
·在改革的过程中采取的配套制度 | 第35页 |
·广东省实施“乡财市管乡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 | 第35-36页 |
·预算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 第35-36页 |
·减轻财政压力,缩小财政收支缺口 | 第36页 |
·基本启示 | 第36-38页 |
·要整体协调推进 | 第36页 |
·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 | 第36页 |
·“乡财县管”有助于化解乡镇财政困境 | 第36-38页 |
第5章 欠发达地区乡镇财政困境出路与对策 | 第38-44页 |
·努力培植支柱财源,大力发展乡镇经济 | 第38-39页 |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植增量税源 | 第38-39页 |
·发展创业经济,改善乡镇财政财力 | 第39页 |
·加大科教兴农力度,是发展乡村经济的基础 | 第39页 |
·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完善乡镇财政体制 | 第39-41页 |
·精简乡镇机构,减少财政供养人员 | 第40页 |
·积极稳妥的推行“乡财、乡用、县管”的改革 | 第40-41页 |
·调整财政体制,构建乡镇公共财政 | 第41页 |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化解乡镇历史负担 | 第41-42页 |
·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 | 第41-42页 |
·在支付方法上采用国际通行的因素法 | 第42页 |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 第42页 |
·强化乡镇民主监督,规范乡镇理财行为 | 第42-44页 |
·建立有效的民主监督制度 | 第42-43页 |
·实行规范的乡镇理财行为 | 第43-4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研究结论 | 第44-45页 |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