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直流输电的发展历程 | 第9-10页 |
·直流输电在国外的发展历程 | 第9页 |
·直流输电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第9-10页 |
·UHVDC输电系统过电压现状的分析研究 | 第10-12页 |
·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 第12页 |
·本文所做的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800KV直流输电系统内部过电压及仿真软件 | 第14-28页 |
·直流系统内部过电压分类 | 第14页 |
·直流输电系统内部过电压 | 第14-18页 |
·交流侧电网传递的过电压 | 第15-16页 |
·直流侧产生的过电压 | 第16-18页 |
·直流侧产生过电压的基本原理 | 第18-24页 |
·过电压由交流电网传递到直流侧的影响 | 第18-20页 |
·直流线路上产生的过电压对直流侧的影响 | 第20-24页 |
·仿真软件 | 第24-27页 |
·机电暂态仿真软件 | 第24-26页 |
·电磁暂态仿真软件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8-44页 |
·换流器模型的建立 | 第28-30页 |
·换流阀模型 | 第28-29页 |
·12脉波换流桥 | 第29-30页 |
·换流变压器模型的建立 | 第30-32页 |
·换流变压器的选型 | 第30-31页 |
·换流变压器的模拟 | 第31-32页 |
·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系统 | 第32-35页 |
·主控制级 | 第32页 |
·极控制级 | 第32-34页 |
·阀组控制级 | 第34-35页 |
·直流输电线路的建立 | 第35-38页 |
·π模型 | 第35页 |
·贝杰龙(Bergeron)模型 | 第35-37页 |
·基于频率的线路模型 | 第37-38页 |
·交直流滤波的设计 | 第38-40页 |
·避雷器的配置 | 第40-43页 |
·避雷器的伏安特性 | 第40-41页 |
·建立HVDC输电系统避雷器模型 | 第41-42页 |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避雷器参数 | 第42-43页 |
·本章小节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特高压直流输电过电压仿真研究 | 第44-73页 |
·500KV交流系统接地故障 | 第44-54页 |
·500KV交流系统三相接地故障 | 第44-50页 |
·500KV交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 | 第50-54页 |
·输电系统直流侧故障 | 第54-66页 |
·双极运行方式下,一极正常运行,健全极过电压仿真 | 第55-61页 |
·输电线路大地电阻率不同时对过电压的影响 | 第61页 |
·线路长度和参数对过电压的影响 | 第61-62页 |
·带电投直流滤波器 | 第62-66页 |
·中性母线过电压 | 第66-71页 |
·逆变侧丢失触发脉冲 | 第67页 |
·换流变阀侧发生接地故障 | 第67-69页 |
·滤波电抗器线路侧发生接地故障 | 第69-70页 |
·整流侧上下桥间发生接地故障 | 第70-71页 |
·仿真研究结果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相关论文与申请专利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项目 | 第79页 |